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是一种肿瘤性导管内病变,其特征是上皮细胞增生显著,细胞特异性从轻微到明显,有发展成为浸润性乳腺癌的倾向,但不一定发展成为浸润性乳腺癌。
DCIS是一种可以治愈的早期乳腺癌,其癌细胞局限在乳腺中小导管内而未浸润周围间质,不易触及肿块,常在乳腺X腺摄片时因异常钙化而被检出,治疗预后好。
DCIS的分级:依据细胞核的异型程度、管腔内坏死、核分裂象和钙化,【多数分级中以前两个特点为主要分类指标】,通常将DCIS分为3级,即低级别DCIS、中级别DCIS、高级别DCIS。
复发
全乳房切除术后复发几乎全是浸润性癌,表现为局部复发或局部没有复发而远处转移。
影响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是肿瘤切除后瘤细胞是否还存在。
手术边缘的意义主要在于确定肿瘤细胞已经完全切除。
有实验表明,粉刺样坏死是局部复发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有实验表明实性和筛状生长方式伴有切除边缘浸润是局部复发的征兆。在回顾性实验中发现,DCIS进行乳腺保守治疗后,高级别核异型、病变范围大、粉刺妆状坏死以及切除边缘浸润有局部复发。
治疗
全乳房切除术是DCIS根治性治疗手段,大约98%~99%患者会接受这一手术治疗。虽然其是最有效的DCIS治疗手段,但是对一个一生都不会进展成浸润性癌的DCIS患者,实施这种手术有过度治疗之嫌。临床需要仔细进行乳腺X线和病理学检查分析,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做保乳治疗。
DCIS切除和放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有些病变较小、级别低的患者仅需要单纯切除,但对于病变广泛者还是要选择切除乳房。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的成功,使人们进而转向探讨保乳术治疗DCIS的可能。
DCIS是怎么发生的?
DCIS大多数是由乳腺增生或乳腺囊性增生或者乳腺囊肿发展而来的发展而来。
乳腺增生按严重程度可分为5个阶段:
Ⅰ期乳腺增生(乳腺小叶增生):是乳腺的初期增生,多发生在25~35岁,症状表现较轻,在乳腺增生患病率中占70%以上,往往不被引起重视。其表现的症状可能就只是月经前一个星期左右乳房出现疼痛感,而在月经来之后此症状就消失。疼痛时间比较短(可能只有三四天的时间)。这个时期的治疗也是最容易的,时间上也会比较短一些。
Ⅱ期乳腺增生(乳腺腺病): 是乳腺初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在检查中常表现为小叶末梢导管扩张的信息。多发于30-45 岁,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如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肤色嗨暗等反应。
Ⅲ期乳腺增生(囊性增生): 是乳腺二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多发生在40~55岁,三期增生的恶变率在70%以上,积极治疗和定期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Ⅳ期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病):乳腺导管细胞及上皮细胞大量堆积死亡,形成囊肿性肿块,癌变率90%以上。
Ⅴ期乳腺增生(乳腺癌):多由囊性增生和囊肿进一步发展而来,乳腺癌的肿块大多数为无痛性的。Ⅰ期和Ⅱ期乳腺增生发展成乳腺癌的机率为1-3%,患上乳腺增生应该及时治疗,不能任其发展。
虽然,DCIS可治疗痊愈,且预后较好,但是还是有复发的可能,且会是浸润性癌。所以,乳腺增生的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不能等到发展到严重程度才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