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健康不要落在“骨”上,为女性奉上各个年龄段护骨秘籍

作者:陕中附院院后服务 2018-03-10阅读:4077次

女性随着年龄的变化,体内雌激素会有高有低,这样很容易造成骨质疏松,严重时骨折,那么该如何护骨呢?女性需要做到哪些护骨工作呢?

20~29:养好习惯

人在30岁以前,骨的容积及质量随生长发育不断增加,直至骨骼发育完成,骨量储备达到自身的峰值水平。

如果把骨量看成一个银行账号,那么在二十多岁时就要“努力挣钱,少花钱”.喝奶、晒太阳、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锻炼,能为你的骨骼“挣钱”.

1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加骨骼压力,促进造骨细胞形成,使骨密度增加、骨骼变得更强壮。运动前需要充分的热身,而运动后则需要舒展身体,但是在骨骼比较脆弱的儿童期和第二次生长突增期负重锻炼要适度,不然容易影响身高的增长。

2补充营养

补充足量的钙及胶原蛋白,多进食含维生素D的食物。(补钙食物排行榜点这里)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胶原蛋白是人体骨骼尤其是软骨组织中的重要组成成分,而维生素D则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从而增加峰值骨量;

3不要过度减肥和防晒

年轻人特别是女性,为了减肥,常以蔬菜和粗纤维食物为主,高蛋白食品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影响骨的生长发育和骨量。不少女性夏天担心晒黑,不爱出门或是抹上厚厚的防晒霜,阻止皮肤合成维生素D,阻碍了骨质的吸收。(隔着玻璃晒太阳是没有效果的哦)

4不要吸烟酗酒

烟酒对骨骼的伤害一直没得到重视。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导致骨密度降低;过量饮酒会使肝功能受损,从而使维生素D的代谢受到影响,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

30~39:学会减压

人在30~40岁时,骨代谢处于相对平稳期,骨量丢失缓慢。除了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要关注下面几件事。

1学会减轻压力

此年龄段的人面临生活工作双重压力,皮质醇等压力激素会抑制骨骼生长,加速骨质流失。抑郁症对骨骼也有类似的负面影响。因此,调节好压力有助保护骨骼健康。

2孕期补足钙

孕期胎儿需要从母体中获得大量钙。如果妇女不能获得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日后骨密度会大量减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孕期和哺乳期妇女,不适合高强度运动,可以通过补充钙剂,户外晒晒太阳来增加骨量。

3当心药物风险

治疗哮喘、炎性肠道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皮质甾类药物,所含抑制剂等会通过干扰钙质吸收而损害骨骼健康。服用前最好向医生咨询,加用一些抗骨质疏松药物。

40~49:关注慢病

40岁后,骨质开始缓慢下降,之后的十年内要开始留心自己的身体变化,一些慢性疾病可能会不知不觉盯上你。即使身体很健康,也应开始评估自己的“骨质疏松危险”.

1注意月经异常

月经不规则或出现“跳月”(隔月一次)可能是进入围绝经期的信号。这时候应该加强力量训练和主动实施补钙的骨骼保护计划。当月经不规则时,骨密度下降就开始了。

2当心两个“骨质窃贼”

40岁后,甲亢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更高,前者会加速骨质流失,后者会增加骨折危险。

3评估骨质疏松症危险

高危因素包括:成人后骨折过、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太瘦、吸烟、绝经过早(40岁前)等。看医生时,将这些情况如实告知,必要的话接受骨密度检查。

50~59:测骨密度

女性绝经期及绝经后,出现骨量快速丢失,男性骨质也有下降,但幅度没有女性大。

1增加钙摄入量

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尽可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给予钙剂补充。补充钙剂需适量,超大剂量补充钙剂还是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补充前,务必征求医生建议。

2定期查骨密度

女性绝经后,或是自测骨质疏松风险较高,应定期到医院检查骨骼健康状况,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请医生评估骨折风险。若是已确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性应遵医嘱积极坚持治疗。

3注意背痛

椎骨骨折在年过50的人中十分常见,而且容易被忽视,症状常为背部突然疼痛。出现这种情况最好上医院检查。

60岁以后:预防摔倒

继续保持适量运动并适当补钙;日常饮食上尽量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高钙食物摄入量,测试自己的骨骼密度,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危象。还要特别注意防跌倒。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跌倒,其中60岁以上的人占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