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大妇科疾病的“坑”,你中了吗?

作者:大医小护 2018-04-08阅读:4831次

宫颈糜烂并不是病!

图一

“你这个宫颈已经烂掉了,而且是重度的!得赶紧治疗!”

“你看看,你的宫颈这么鲜鲜红,多么吓人!”

“宫颈糜烂再不治疗就要变成宫颈癌的!”

这样的“恐吓”,可能很多人不会陌生。“宫颈糜烂”,这个词可谓是家喻户晓,更是莆田系医院的唬人的绝招之一。很多人听到“糜烂”就觉得特别恐怖。事实上,所谓的宫颈糜烂并不是真正的糜烂,目前医学上已经取消了这个疾病名称10年了!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糜烂样改变只是一个临床征象,说到底,实际上是过去对宫颈的一种正常表现的错误认识。但是很多人的宫颈依然在“糜烂”!

我们先来看看宫颈(见图二)。宫颈可以分为位于盆腔的宫颈阴道上部和位于阴道的宫颈阴道部,后者是在妇检时可以直接看到的。

宫颈是一个空心的圆柱体,其中空心的部分称之为宫颈管,其上方与子宫腔相通。我们把宫颈比喻成魔术师的礼帽,医生妇科检查时观察的角度相当于从下往上看。帽子的帽檐就是宫颈的阴道部,主要由光滑的鳞状上皮覆盖,是妇科检查时医生能直接观察的部位;帽盖的内部就相当于宫颈管,其表面覆盖着呈细颗粒状的粉红色的柱状上皮。如果当柱状上皮生长旺盛时(多数在雌激素作用下),就会从宫颈管内向外生长,甚至霸占一部分原本被光滑鳞状上皮覆盖的宫颈阴道部。此时做妇科检查医生就可以看到,原本的光滑的宫颈阴道部中央变成的鲜红色的细颗粒状“糜烂”(如图一)。

所谓宫颈糜烂的轻、中、重度,其实就是病变范围小于1/3、1/3-2/3、大于2/3。(既然宫颈糜烂不是病,分程度又有何意义呢?这就好比有的人皮肤白,有的人皮肤黑,我黑我有错吗?)所以,本质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翻,根本不需要治疗!切不可听信一些不靠谱的医疗机构的忽悠,过度治疗!

图二

但是,宫颈的定期检查还是非常必要的,这个不是为了预防宫颈糜烂,是为了预防宫颈癌。(针对有性生活者)

21岁-29岁:至少每3年一次TCT(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或HPV(人乳头病毒)

30-65岁:至少每5年一次TCT+HPV。

宫颈上的“青春痘”——宫颈囊肿

宫颈囊肿,又称“纳氏囊肿”。跟卵巢囊肿根本不是一回事!宫颈囊肿是由于宫颈内的腺体开口被堵住,粘液不能正常排出,积在宫颈部位而形成。这么看来,宫颈囊肿的形成原因跟“青春痘”其实差不多,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宫颈上的“青春痘”。青春痘长在脸上会影响美观,但是长在宫颈上,谁看的到呢?!(我长得丑犯罪吗?)

另外,宫颈囊肿跟宫颈癌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一般也不需要进行任何干预处理。

盆腔积液=盆腔炎?

体检时经常会看到B超上写着“少量盆腔积液”,敏感的女神们惊得花容失色,我是不是得了盆腔炎?事实上并非如此,少量的盆腔积液是正常的!因为盆腔是人体腹腔在全身最低的部位,当有它可以起到润滑和保护盆腹腔的作用。如果盆腔积液在3cm以下,又没有腹痛、发热、白带增多等不适症状,可以看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特别是排卵期(排卵以后卵泡液积在盆腔)或月经期(经血倒流现象)。

那么什么是盆腔炎性疾病呢?根据《2015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关于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治规范》包括以下3大点:

1.最低诊断标准(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妇科检查)

(1)宫颈举痛;

(2)子宫压痛;

(3)附件区压痛

2、附加标准

(1)体温(口表)>38.3℃;

(2)宫颈异常粘液脓性分泌物或宫颈脆性增加;

(3)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见大量白细胞(白带常规检查);

(4)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C反应蛋白升高(血液检查);

(5)实验室证实宫颈淋病奈瑟球菌或衣原体阳性(白带微生物培养)。

3、特异标准

(1)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证实子宫内膜炎;

(2)阴道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

如果确实考虑盆腔炎性疾病,建议正规抗炎治疗,同时可以配合中药口服或者中药灌肠、外敷等治疗。

诸如此类的误区还有不少,建议我们广大女性朋友们,遇到身体不适特别是妇科隐患不要乱投医,到正规医院专科就诊检查,避免被“坑”!

作者: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

吴胜男 医师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