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小习惯,大影响——小学阶段养成好习惯

作者:小学生学习课 2017-08-26阅读:2207次

家庭教育,小习惯,大影响——小学阶段养成好习惯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家长,没有人不关心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然而关心的方式却大同小异。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孩子既然已经交给学校,那么学习的相关问题也都应该由老师负责,自己只要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即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一位资深的高中老师跟我们说道,中学的学习效果实际上是依赖于小学养成的良好习惯。分数成绩只是表象,透露的问题主要根源还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养成孩子读书认字的阅读习惯,其后续对整个中学的学习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而小学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全依赖于家长倾注的关心。

小学时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陪”,舍得花时间花功夫在他身上。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说在以后的学习上家长要省心许多,甚至孩子对一生的追求都有重大影响。

说到这里,刘老师还给我们举了自己的例子。高考时,同一宿舍的同学发奋努力,各自考到不同的好学校,但是那些平时学习和生活习惯特别好的同学在大学期间依旧喜欢学习,有很好的规划,最后都是考研考博出国留学等等,一开始就有长远的规划。而那些被迫学习的同学,一到大学就彻底疯玩,学习也是就此终止了。

可见一些好习惯可以让学习更有持久力。真正的让孩子爱上学习,而不是为了某些外在的因素被动的去学习,短暂的爆发之后就是永久的熄火。我想大部分家长想要的也许并不止如此。隐性的好习惯不一定会在短期内的通过分数显现,但必然可以使学习的道路走得更长。

刘老师说他在自己孩子的小学阶段经常带孩子去书店,但凡是孩子要买的书绝不吝啬。即使有些书买了没看完就搁置了也不予打击。所以他的孩子一直都喜欢买书看书,甚至在高考阶段也看了许多课外书。基本上孩子的语文成绩从没操过心,怎么考都不会差。他始终认为,就算是浪费一点金钱,但是换得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这是以后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近来看到一篇文章让我颇有感悟,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将来一定会加倍让你偿还。看到现在许多家长在孩子沉溺于网络之后焦头烂额,在孩子的成绩掉入谷底后奔波各种辅导机构,这也许就是前面太省心带来的恶果吧。

千万不要在需要你履责的时候置之不理。光靠学校的老师是绝对不够的。刘老师对我们说,孩子在小学阶段,家长的责任是第一位的。他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时,周六和周日家里的电视机都是不开的,在孩子需要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就在旁边安安静静的陪着,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培养他的专注力。

说起专注力,刘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好方法。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尽可能的帮助孩子培养一个爱好。刘老师选择了下棋,因为下棋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严谨的全局观念。同时,还可以让孩子有持久的专注力,就是我们俗称的“坐得住”。

刘老师没事儿就会带孩子去市里文化宫的围棋协会,让他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对此,刘老师还做过统计,那些选择去学下棋并学得很好的孩子,最后都考进了名牌大学。

当然,下棋并不能绝对的提升孩子的智商,但是围棋作为一种高雅的脑体操运动,对孩子养成沉着冷静的性情,提高孩子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落子无悔、遵守规范的棋风对孩子的人生观也会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爱好不能生搬硬套,父母要做的就是去培养,引导。是人都有会反复无常喜新厌旧或者是三分钟热度的现象,何况孩子。所以不要心急,不要强迫。要使他产生兴趣。刘老师还给我们说了他和孩子之间的小趣闻,在学棋的初期,有时候会巧妙的让棋,让孩子从中感到成功的乐趣。提升技艺之后让他看到更大的平台,产生持续的热情。

对于小学而言,四年级大致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如果说四年级之前我们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去陪,那么四年级之后就要尝试着去放手。这一段时间,我们只需要负责检查,监督即可。要着重培养他的自制力。

放手不是彻底抽身不管,而是更多地转向巩固之前培养的良好习惯。这个时候家长督促孩子课后作业有质量的完成是至关重要的。习惯一旦养成,后面也就不需要太过费心了,孩子会自主积极的学习。

同时,良好的习惯还有些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关于这一点,刘老师给我们举了个例子,不迟到。他曾经在自己所带的班级里做了一个“百天不迟到”的实验,后续跟踪记录,最后发现那些能够做到的同学高考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也说明良好的时间观加上较强的自制力就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小习惯养成的。

到中学阶段,家长只需多与老师沟通交流,辅助老师的教学即可。关注孩子的上课状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思想的变动等。这一时期孩子处于青春期懵懂阶段,或多或少还是会受到某些新鲜事物的诱惑,家长要负责学校之外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

言而总之,习惯的作用强大,习惯的最佳培养期在小学阶段。老师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家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双方需要共同作用,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面对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