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参加了“爸妈在线“和市妇联共同举办的“做智慧女人,享幸福人生”主题讲座,讲座邀请的是来自秦皇岛的丁书新博士。这次讲座中丁博士和大家共同分享了很多关于女性幸福和快乐的话题,其间也提到了一些她个人的经历和故事作为事例进行分享。
这其中,一个经典心理学法则——“”ABC模式原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ABC模式,而每个人对这个法则的演绎,也许都会不一样!但不管怎么说,大概都是在
A=事件;B=想法/信念;C=结果 这个框架中!
也就是说,一件事情发生了,那么它就是无可改变的现实存在了,这就是事件A;’而决定这件事情发展走向的,是面对这件事的人的态度和想法,这就是想法/信念B; 态度和想法直接决定了我们如何去处理和解决这件事情,这直接导致结果C的千差万别。
同一件事,按照这种思路,好的想法和处理方式可以获得皆大欢喜的后果,不好的、负性的想法和解决办法则会导致鸡飞狗跳的闹剧甚至更坏的结果。生活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比如丁博士在现场的举例:除夕之夜,发现婆婆不慎将屎尿拉在了床上,对于她这个儿媳来说,可以有一千个理由进行负性的抱怨或者郁闷的劳作---毕竟,是过年呀,马上要吃年夜饭的时候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但是丁博士是这样做的:她先是笑呵呵地打趣婆婆:“妈,您这大过年的,非得送我这软黄金不可吗?我这是要发大财了呀!”然后麻利地和女儿一起为老人清洗身体和床品,更换衣物。忙完了,已经是午夜一点多。一家人以如此别样的方式“跨年”!先生看在眼里,从未在初一早晨第一个起床的他居然早早起床为全家煮好饺子!我们换个思路,如果丁博士的这件家事A,换做别人,可能会收拾,但大多会抱怨,这样的态度B会让自己不高兴,也会让老人更尴尬,还会让老公很心烦...这种不愉快会迅速传染全家,这个年想过好可就不容易喽!——这就是不尽如人意的结果C。
我们中国人,是非常重视过年过节的。可是,据我所知,过年过节时候,全家团圆的时刻也是出现矛盾最多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像丁博士一样深谙处理事情的心理学“ABC模式”,是不是会有更多的团圆和更幸福的家庭氛围呢?
即使在平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事情,既已发生的事情A,本没有什么好与不好,面对这件事情的人的想法观念B,直接决定了它的结果C!
前几天我就遇到了一件事,那天正好父亲节,下班之后我做好饭,把衣服放进洗衣机洗涤之后就打算去趟老父亲家。等我回到家中时先生告诉我洗衣机忽然不工作了,考虑原因则是可能衣物太多或者有什么异物卡住了。当时的我已经很疲惫,孩子的作业需要检查签字,一洗衣机的衣服需要手洗,否则天气太热会泡坏的,所有这些加起来让我无比懊丧,几乎崩溃。结果是我已这样的心情处理完所有的家事已经是午夜了,躺倒床上我反思整件事情,发现决定我的疲劳和烦躁的居然不是“洗衣机坏了”而是“我认为洗衣机坏了会给我带来很多麻烦”的想法!顺着我的这个思路发展的整个事情的结果C是全家人都不开心---先生认为我小题大做,不想洗就不要洗,累了就睡觉吧。孩子认为我是不是生他的气了?也大气儿不敢出..."洗衣机不是我弄坏的,妈妈!"——我究竟做了什么?费力不讨好,就是这个局面吧,哈!
听完讲座,我陷入良久的沉思,原来自己也遇到过很多的A,因为自己的B,导致了很多不开心的C呀!而幸福原来并不在于生活里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认为发生的事情是什么(A),它会带给你什么(B),那它就是什么了(C)!
丁博士说得好,聪明的女人很多,智慧的女人却没有那么多。生活需要智慧,女人更需要智慧!爱是需要能力的。在家庭里,智慧的女人具备“点石成金”的能力,她即使是在最平凡琐细的日子里,也能让家人和自己盛开出最美的笑容之花,所到之处,皆为人间四月天。
做智慧女人吧,幸福人生,从此不是传说。
(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允许谢绝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