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教育来说,心理学理论有个毛用?

作者:小问号思维馆 2017-09-06阅读:1578次

鲁迅在谈到《红楼梦》的时候说过:“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同样一本《红楼梦》,不同的人却看到了不同的内容,为毛呢?

这是因为他们的关注点不一样,他们的理论假设不一样。

事实只有一个,但它却有很多个侧面。除了全知全能的上帝外(存不存在是另外一说,这里不讨论),没有人可以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我们只能从一个视角或从尽量多的视角出发去接近事实,理论永远在追赶着事实。

对孩子教育来说,心理学理论有个毛用?

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就是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人的心理。在孩子的教育中,心理学理论确实有个“锚”用——每个理论就像锚一样,把我们的视角锚定在一个侧面上。

当你从某一个理论假设出发去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的时候,基本上你看到的只能是“事实”的一个侧面,你的视野被限定在这个理论假设的范围内。我经常举的例子是,如果你总是盯着孩子的问题或不好的表现,你会发现TA越来越多的问题。马斯洛曾说过:“如果你惟一的工具是锤子,那么你往往会把一切事物都看成钉子”。关注点创造了你看到的“现实”。

对孩子教育来说,心理学理论有个毛用?

粗略划分的话,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大致持两类看法。

第一类是认为问题行为存在于孩子身上,孩子必须改变他们的行为。如果孩子上课时经常跟同学说话、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动,那么老师可能会批评TA没有礼貌、不遵守规则、注意力不集中等,甚至会要求家长带TA去医院检查注意力有没有问题——总之,问题在孩子身上,要么是性格发展的问题(心理动力学理论),要么是生理缺陷(生物机体理论)。

这样的观点使我们无法从更有利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的行为,除了要求孩子“改”“调整”甚至“吃药”之外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当然,有时候这也成了家长或老师不作为的借口——问题都在孩子身上,所以他们就不担什么责任了,更不会想着去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改变孩子的表现。

另外多说一句,你有没有通过评价某人“性格有问题”来解释你跟TA发生冲突或相处不来?

第二类是从环境、场景、系统或文化背景等因素去理解孩子的行为。从这个视角出发,孩子的行为就不单单是TA个人的表现,而是跟环境的要求、其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等等有密切关系,问题行为被看成是孩子的行为跟环境不匹配的情况。一般来说,家长或老师对孩子的接纳程度(或者说容忍、包容程度)对孩子的行为就有很大的影响。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小明上课时经常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动,用这种方法来寻求班主任老师的关注。但TA的班主任容忍度比较低,觉得这是多动的行为,经常批评TA、不让TA离开座位,不过小明并没有改正——虽然TA每次都得到老师的负面关注,但周围的同学却给了TA很多赞赏的目光。后来换了个容忍度较高的班主任,老师不再阻止小明离开座位,而是给TA在教室里安排了三个座位,上课时TA可以在这些座位中任意换动。这样安排之后,不论小明坐在哪个座位上,TA都会认真听讲或写作业。

对孩子教育来说,心理学理论有个毛用?

很显然,我是主张从第二类视角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表现的。所以,如果孩子的某些表现让你非常头疼,如多动、拖延、学习不主动、不为自己负责等等,我建议你先想一想:我的哪些行为使TA成为这个样子?我为TA的这些表现提供了哪些土壤和环境?也许,从这里你就知道要做些什么了。

看到这里,如果还是有人说“别说这些虚的、没有用的,直接告诉我怎么做就行了”,我在想,这样的人是不是该取消关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