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教崔学鸿:成功的家庭教育从赏识开始,六招掌握赏识的原则

作者:五柳聊教育 2017-09-06阅读:2443次


全国特教崔学鸿:成功的家庭教育从赏识开始,六招掌握赏识的原则

崔学鸿

特级教师,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总校校长,全国教育创新杰出校长、广东省名校长、深圳市十佳校长、深圳市首批教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

对话缘起

他起步于村小教师,曾十分向往城市的学校。他的愿望在走上讲台后的十数年中一一实现,不但一路走进了城市的重点学校,还成为“骨干教师”、副校长、校长,直到从小学走进大学,成为内地一所大学的副院长。

2005年,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院长的职位和处级干部身份,奔赴深圳,筹建一所普通的小学。他说:“这是我的选择,决不后悔。虽然在大学职称、待遇会升得快,但我对小学的情结无法化解。我的根在小学,我爱孩子,我离不开孩子们。”

他的新学校成为孩子们涂鸦的乐园,过道、走廊以及他和老师们的办公室,都挂满了孩子们色彩缤纷的作品。他说整个校园只有一幅成人的作品,就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伴侣》。那是一幅抽象之作,画上只有两笔流动的色块:红与绿。

他说这两种颜色正好代表了他对教育的全部理解和追求:红色代表爱的暖流,而绿色则体现了呵护生命、激发生命活力、焕发生命光彩的教育内容。他和教师们就一直在交织着这两种色彩的大道上,幸福地奔跑。

崔学鸿:人们常说:“教育没有爱不行”。我要再加上两句:没有爱不行,仅有爱不够。爱是抽象的,如果学生没有体会到爱,再神圣也没用。因此,我对我的老师们提出了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要求:找到施爱的方法和艺术,把对学生的爱具体化,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老师的爱。这份爱则包涵了理解、接纳、尊重、信任、赞赏、激励、宽容、提醒等等,我把这一切归纳为“赏识教育”。

儿童:渴望赏识

“人性中最本质的期望是要得到赞赏。”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如是说。

人人渴望赏识,儿童更是如此。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认为:“每个儿童的成就动机都包含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附属驱力三个部分。在儿童早期,附属驱力最为突出,他们渴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和赞许。”上学之后,学生往往把老师看作家长的代理人,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到了儿童后期特别是青春期,附属驱力会逐渐减弱,从渴望获得家长的认可转向期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小学女教师头上的发卡,往往会引发低年级女生的争相模仿,但是到了初、高中,就很少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这就是儿童早期附属驱力的巨大作用。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加,附属驱力会逐渐减弱,但是,初、高中学生甚至包括成年人都是非常渴望赏识,不同的只是儿童早期的附属驱力特别强、表现更明显而已。所以,孩子们都需要赏识,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们特别需要赏识。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如果我有一天做了老师,就想干一件事,就是拿着花名册转着圈表扬班里的孩子。我认为教育孩子的秘诀就五个字:往死里夸他!”尽管这个表述有些夸张,但却肯定了赏识的作用,虽然“夸奖”并不能完全代表“赏识”。

现在打开网页,这样的案例俯拾皆是。2012年一位吴先生,因为被老师告知,在读初二的儿子调皮,气急之下,他朝儿子腹部猛踢一脚,结果几个小时后儿子昏迷,才发现儿子脾脏已破裂;2010年5月14日,一个六年级学生自杀后,写了一份遗书,称“老师对我这么严是为我好,祝老师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还曾有校长把孩子的耳朵扭掉了一小块……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怎样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中?

如果这些仅仅是一些个案 ,我们来看一项调查很是发人深思。这项调查结果显示:90%的老师说自己很爱学生,可是这些老师所教的学生却仅有10%的学生称自感受到了老师的爱。

是这些老师说谎吗?根据我的体会,90%以上甚至更多的老师是爱孩子的,家长就更不用说。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和老师爱孩子,而孩子们并不“领情”呢?是孩子还不理解什么是爱吗?当然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和老师们缺乏爱的艺术——不知如何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爱,从而把爱转化成促进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动力。

所以说,教育没有爱不行,教育仅有爱不够,教育还需有爱的艺术;教育爱的艺术就是把爱具体化,让孩子们切切实实感受得到。

什么是“爱的艺术”?我们且不作理论的探讨,下面举一个生活中例子来说明什么叫“把爱具体化”——

孩子不爱吃蔬菜怎么办?和孩子说吃蔬菜的重要性有用吗?逼孩子吃好吗?

有位聪明的妈妈,她买来胡萝卜和青菜,榨成红色和绿色的汁分别和出红色和绿色的面团,包出了彩色的饺子。孩子看见彩色的饺子食欲大增,孩子愉快地吃下了这些彩色的饺子不就主动地被妈妈“爱”了吗?

这位妈妈 “把爱具体化”的行动,就是高超的“爱的艺术”,因为她对孩子的爱被孩子主动愉快地接受、感受到了。

教育:从赏识开始

爱需要具体化。爱的具体化有多种方式和途径,赏识是其中一种。既然我们热爱儿童,儿童渴望赏识,那么我的教育何不从赏识开始呢?

什么是赏识?词典里的解释是,赏识,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 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教育者赏识儿童,使儿童增强自信、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

赏识教育的儿童观是:“儿童是人、儿童是儿童、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人。儿童作为自然的实体,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作为社会的实体,是独立的社会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社会地位。作为人的儿童与作为人的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儿童绝不是父母的依附物,也不是教育者驯服的对象,切不可在“爱”的幌子下无视儿童的独立实体的存在,忽视儿童的人格尊严,更不可对其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保护其自尊心,发挥其主体性。

儿童是儿童。儿童是未成年人,是未成熟的人。其未成熟性使其渴望得到成人的关怀和帮助。一方面,要给予他们理解和宽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引导他们找到“我是一个好儿童”、“我能行”的感觉。为此,必须走近儿童,了解儿童;走进儿童(心灵),理解儿童。用童眼观察世界,用童心感悟世界。给儿童无条件的爱和关怀,激励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舒展心态,快乐成长。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遗传素质赋予儿童以发展的巨大潜能,社会环境激发儿童产生了发展的渴望,教育的关键是要为儿童的发展创造条件,从而使儿童发展的可能变成发展的现实。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的现状,接纳每一个儿童的客观存在,承认差异,因材施教,用赏识的心态期待儿童的发展,鼓励每一个儿童积极进取,借鉴失误,创造功。

赏识需要具体化为赞扬激励的语言、友爱亲切的动作和欣赏鼓励的神情。

赏识教育有六大原则:尊重、理解、信任、欣赏、激励、宽容。

尊重儿童原则。要记住,儿童是人、儿童是儿童、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就无法建立科学的教育观。然而,现实中,儿童或者被视为“皇帝”,或者被看作“光耀门庭的工具”,而没有被视为一个独立真正的人。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体现维护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意愿与意见原则,以及无歧视原则。未成年人是未满18岁、未成熟的人,心理发育不成熟,调皮玩耍是孩子的天性,然而,父母却总是希望孩子安安静静地看书、一回家就做作业,不要弄乱房间……然而,儿童是儿童,我们必须尊重他的人格,我们必须接纳他的全部,包括所有的缺点。

理解儿童原则。儿童得到理解即得到了尊重;父母和老师只有理解了儿童,才会自觉地尊重儿童。可见,理解儿童是尊重儿童之基础。

教育者了解、理会儿童主要是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倾听和与儿童的谈话(交流)以及家访等方式,了解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这是全面深入理解儿童的基础。尤其是后进生,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才能发现他的闪光点,以利于“因人施赏”,激发他的自信心。其实,孩子的世界很多人并不理解,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代沟,每一代人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所以,教育就是陪伴,做家长要多观察,只有陪伴才能了解这个孩子。

信任儿童原则。信赖是重要的精神力量。人与人之间,互补信赖、彼此提防的成本是巨大的。在教育工作中,如果对教育对象缺乏信赖,其成本也是可怕的。

教育者与儿童之间缺乏信赖,不仅使双方都很累,而且双方关系十分紧张,双方都会失去创造力。由于对儿童的能力和行为缺乏信赖,不仅使儿童失去了许多锻炼的机会,而且在儿童心理上投下了失败、自卑的阴影。更有甚者,有些父母还跟踪、监督或突击检查孩子的行为,严重伤害了孩子的人格自尊。

信任儿童,学会对儿童放手。如果说“千万别管孩子”会令人误解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说:“千万别控制孩子!”千万别控制孩子,是赏识教育信任儿童原则的要义。

儿童的潜能不可能全部自觉地转化为儿童正确的行为。如果信任儿童的潜能,而对其不加以正确的开发、引导,等于相信土地的肥沃而不去播种、耕作。信任儿童的潜能,只是没有挫伤儿童的自信和自尊;只有指导儿童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才能真正让儿童在体验成功中树立自信和自尊。

欣赏儿童原则。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冀的生命,每一个儿童都作为其独特的唯一而存在,每一个儿童都是宝贵而可爱的生命体。他们比花儿更宝贵、更可爱、更值得欣赏。

如果我们把眼前的儿童当作未来的牛顿、瓦特、比尔·盖茨和张瑞敏,我们便会用一种欣赏的心态关注(关注)儿童,审视儿童,给予儿童积极的期待,儿童也会因此而自信,并不辜负我们的期待,从而产生更多的罗森塔尔效应。

欣赏儿童不仅是一种享受,欣赏儿童还会产生“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效应。对儿童拥有欣赏的审美心态,则很容易发现儿童的优点。即使是儿童的一个缺陷或失误,也会辩证地对待,并从中发现闪光的地方。

只有拥有欣赏的心态,我们才容易发现儿童身上本已存在的优点,或者从儿童的缺陷或失误中发现闪光点。

激励儿童原则。我们应尽可能地满足儿童对激励的需求,及时地给儿童以鼓励,称赞他们的每个进步,那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对于一些低自尊的儿童,更要给予赞扬和鼓励,有时不妨为其提供易成功的机会,促使其成功,再给予鼓励。

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父母们做到了三点:一是放手让孩子尝试走路;二是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三是不会因孩子摔跤而斥责孩子,更不会因为孩子摔了一跤而认为孩子永远学不会走路了。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像父母对待孩子学走路一样,放手让儿童尝试;鼓励儿童一点一滴的进步;在任何情况下,不对儿童失去信心。

强化理论启示我们:我们要用重视去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使其巩固与保持;我们要用忽视去弱化儿童的不良行为,使其逐步减少以至消失。

在教育教学或家庭生活实际中,儿童身上仍会产生或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但可以肯定,儿童身上的不良行为或多或少与我们自己或其他成人对他们的教育有关,总会有一个成人应对其负责。从这个角度来说,儿童是其不良行为的模仿者、受害者。如果我们能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儿童身上的不良行为,即使在对其实施惩罚时,也会做到心平气和地冷静地实施。而冷静的态度是实施惩罚所必须具有的正确态度。

宽容儿童原则。“排解愤怒与恐惧惟赖宽恕。”——这也是情绪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陶行知先生也曾呼吁“教育这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

儿童更应该得到宽容。因为:儿童无错。

我之所以要说“儿童无错”,是因为:第一,犯错是儿童的特点。第二,儿童对自己的错不负完全责任。第三,犯错是儿童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

“儿童无错”观念的提出有益于解放儿童的思想,有利于儿童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只有使教育者认识到自己对儿童过错负有责任,教育者才能心平气和地面对儿童的过错,接纳儿童的过错,容忍儿童的过错,从而冷静而有效地帮助儿童克服困难、纠正过错。

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提倡“儿童无错”而担心儿童会肆无忌惮、横行无忌。“儿童无错”是我们对待儿童的态度,但并非提倡无视或庇护、掩饰儿童的行为失误或缺点,而是说,持有“儿童无错”的观念,我们才会主动地去容忍儿童的过错,即面对过错我们要包容、制怒、忍耐,但不纵容。我们对儿童容忍不仅给儿童创造了轻松和谐的成长氛围,也会让儿童在宽容中学会宽容。

宽容儿童的原则要求我们做到:树立“儿童无错”的理念,把儿童的错误看作是儿童未成熟性的表现,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儿童的特点和特权;我们要在儿童的错误中寻找我们应付的责任;宽容并非包容,宽容儿童错误的目的是要我们进一步引导儿童主动克服缺点,自觉纠正错误。

赏识:切勿疯狂

赏识教育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赏识,并非当代的发明;

2.赏识不是单纯表扬,赏识并不排除批评;

3.赏识激励学生自信,自信不等于自负;

4.赏识提倡宽容,宽容不是纵容;

5.赏识提倡刻苦,刻苦不等于痛苦;

6.赏识关键在真诚,贵在持之以恒;

7.赏识,预防形成依赖;

8.赏识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心态和理念 。

赏识教育支持表扬但不排除批评,提倡宽容否定纵容,激励孩子自信而非自负,学习提倡刻苦但不能痛苦,要“苦并快乐着”。

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真诚、贵在持之以恒,唯有如此,才能让赏识在孩子内心深处开出自信之花,正视自我,无畏挫折。赏识教育的目标是培育“你行我也行,我们大家都能行”的心态健康、阳光的孩子,而非“我行你不行”的自负心理、“我不行你行”的自卑心态,或者“我们都不行”的自暴自弃心理。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企、事业管理。

一个人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把他打垮,因此,要培养一个人的能力,关键在于培养自信心,一个人成功经历越多,他的自信心就越强。日本教育家发现,1/3的学生是由于缺乏自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没有对孩子的赏识就很难有孩子的成功,自信心的培养是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研究证明,在赏识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惧怕可能的失败,他们会积极参与、表达情感,遭遇偶然的失败时,也会因其对自己的价值有坚定的信念,而从失败中回身走向成功。赏识的结果,就是孩子不需要赏识,也能够拥有强大的内心和健康的心态,从而影响别人,成为正能量的源泉。就如同一株小树苗,最开始需要有几根木叉绑住,以获得支撑,而当自己长成大树的时候,就可以抗拒风雨的袭击。因此,教育通过赏识以培养孩子的自信,自信的作用,就是让孩子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如果赏识教育好,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都应该推行赏识教育。当你无法做到让所有的学校、所有的老师、全世界的人都赏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你就更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好好赏识你的孩子,让孩子在你的赏识下树立自信,并努力学会自我赏识、甚至赏识他人,从而不需要依赖外在的赏识也能坚强自信地学习、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