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可以用到的两个心理学效应

作者:心理专家 师至洁 2017-09-10阅读:3851次

对家长来说,孩子的教育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不同于工作却重于工作,工作的全心投入很多时候都会有好的收获,家庭教育未必。

但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如果能运用一些有趣的心理学效应,或许,能对你的烦恼有所帮助。

1超限效应——刺激过多会出现不好的结果

家庭教育中可以用到的两个心理学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准备捐款。

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有表扬,也会有批评。父母批评孩子的目的是教育,不是为了发泄个人的情绪。­批评时不能超过限度,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没完没了地说教,往往让对方产生听觉疲劳,甚至让人极度反感,反而达不到说服目的。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2德西效应——用动机操纵孩子的行为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里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

第二天孩子们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这一天才给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这样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因此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 “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等等。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削减了。

在学习方面,父母应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帮助孩子收获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内在动机,最终引导孩子树立自己的理想。父母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等,最好不要用与学习无关的物质去奖励。­

在社会上生存,“规矩”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规矩是非常重要,一个有规矩的孩子,并不是“乖”,“听话”就行,更重要的是要孩子懂得遵守规则才是最重要的。

家庭教育中可以用到的两个心理学效应

不过,无论家长还是学校,也不能一味要求孩子,而是要在与孩子的沟通中,进行科学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