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开学熊孩子们一定特别开心,1号上了一天课就又是周末。这周正式开启上学模式,没过两周又有秋假+国庆长假等着。
这可不得了,好多孩子都没从假期的节奏里缓过来,做作业慢吞吞,爱磨蹭……的确,开学第一周是“拖延症”高发期,没有调整好很容易印象孩子一学期的状态。其实不光是开学,孩子的拖延症在生活中也常使家长们很苦恼,那么到底该如何总结面对这些问题呢?
一
最头疼的那些问题
1、孩子做作业总是慢吞吞
“我的孩子做作业总是慢吞吞。别人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需要两个小时。每天晚上都要很晚才能睡觉。我该怎么办啊?”
2、孩子干什么事都喜欢磨蹭
“孩子干什么事情都喜欢磨蹭,该怎么办?特别是早上穿衣,洗脸刷牙等等,都要慢别人半拍。”
3、非要催促或体罚,孩子才不拖拉
“我的女儿快五周岁了,上大班。从每天的起床刷牙洗脸吃饭到晚上的睡觉,总是拖拉磨蹭得厉害,大人一遍遍的催,可是你越催她越跟听不见似的,或者就一直没理由的哭,非要动用到暴力才行。而不催她,她就一直玩、一直玩,上学迟到也不当回事,但是她又是喜欢上学的,你说超过时间不上学了吧,她就哭。一餐饭就是喂着她,都要拿根条子放在桌子上,她才能慢吞吞地吃完。像这样天天都会被我体罚,不打她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很多方法都试过,讲道理,讲赏罚,或者关厕所。可是打了她自己又心疼,也实在不是什么办法。我该怎么教育这个令人头疼的孩子啊?”
4、孩子出去玩就不肯回家
“我的孩子快三周岁了,每次出去玩,如果有同龄孩子跟他一起,就没有时间观念,该回家吃饭或睡觉了,他死活不肯回家。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回家,怎么说他都不会听,后来只能采取强制或是欺骗的行为,常常惹得孩子又哭又闹。我这样做是不是伤孩子的心了?我该怎么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5、孩子干什么都想着玩
“孩子五岁了,最近我发现孩子一点问题,他总是干什么都想着玩,一点没有时间观念。让他干什么,总不能痛痛快快地过来,或者让他干他不喜欢干的事,他就一边玩一边干。比如说学英语,他一边听碟一边玩游戏。这种情况正常吗?我应该怎么处理这种事情呢?”
二
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爱磨蹭,做事拖拉,无法克制自己,没有时间观念等等问题,既跟孩子的性格特点有关,也跟我们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下面列出的这些原因,很可能就是导致孩子在时间管理方面出现这么多问题的因素之一。
① 孩子从小对时间没有感觉,父母也没有教孩子认识钟表,更没有把时间跟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孩子喜欢磨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对时间的感知。
② 从小到大,很多大人总是喜欢代替孩子管理本属于孩子自己的时间,日复一日,逐渐就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不催就不动”的孩子。如果孩子的时间一直由家长来管理,从来没有体验过自己的时间自己支配的经历,那么只要离开了大人的催促和监督,孩子就很难自觉按时行动。
③ 大人从小没有注意培养孩子主动遵守时间约定的习惯。从小缺少规则意识的培养,就会导致孩子应有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缺失,更没有自律意识可言。
④ 喜欢拖延或磨蹭的孩子,他们大多数时候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做很多事情都没有时间约束。在始终感觉自己拥有充足时间的情况下,孩子们也不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一件具有紧迫性的任务。
⑤ 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规律性不够,比如不能按时上床睡觉和起床、每顿饭的就餐时间不固定等等,导致孩子无法很好地体会和感受时间的长度。
⑥ 孩子没有机会学习和锻炼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如何制定一项计划,因而也就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不懂得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做任何事情的随意性就很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一来,就难以产生紧迫感,时间往往就在弹指一挥间悄然流逝。
⑦ 孩子天生就喜欢追求完美,非要把一件事做到尽善尽美才开始做下一件事,这样就会耽误很多重要的事情,也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⑧ 家里的大人形成了做事磨蹭、拖沓懒散的习惯,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所以喜欢磨蹭,从而养成了做事拖拉、做作业慢吞吞的不良习惯。
⑨ 喜欢拖延的人,一般来说,都没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甚至常常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过日子,做任何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即使他们会设定目标,往往也是模棱两可的目标,更没有可操作的措施和清晰的步骤。
三
我们应该怎么做
1、让孩子明白时间是自己的,发展孩子的自主性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幼儿阶段,如果孩子得到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支持,他们就会发展出自主性,独立行为的能力和意志力——自由选择和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的前提就是让孩子明白“时间是自己的”、“管理时间是自己的事”,同时还要让孩子自己承担没有管理好时间的后果。我们在指导孩子学会时间管理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催促孩子“快点!”、“快做!”,而是从小就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并建立自己的“时间规则”。
当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学会认识钟表、对时间的感觉还不够的时候,采用友情提醒的方法,其实就已经在暗示孩子“时间是属于自己的”、“自己的事情需要自觉按时去做”。而采取不断催促的做法,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两种心理,一是依赖心理,认为所有的时间和事情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二是逆反心理,并可能采取故意“慢点”的方式来对抗大人不停的“快点”。
2、让孩子体会和感受时间,增强对时间的感觉
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认知和理解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感受时间,慢慢增强孩子对时间的感觉。这也是训练孩子管理好时间的首要任务。
首先,在家里多挂几个时钟,训练孩子对时间的直观感受。随着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成人获取时间的工具几乎无处不在。不过对于幼儿来说,时钟才是体会和感受时间的最好工具,因为它很直观,既有比较大的体积,也有随时可以看见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好一点的时钟还会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声。为了训练孩子对时间的直观感受,我们可以在家里每个房间都挂上一个大一点的时钟,并经常把时间以及生活事件跟时钟对应。
其次,把时间跟生活相联系,让孩子增强对时间的感觉。虽然大部分孩子都需要等到上了小学一年级才会正式学习认识钟表和计算时间,但是家长仍然需要从小就开始让孩子对时间有意识,并能把时间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当孩子还不会认识钟表时,我们可以根据生活中的节奏经常告诉孩子“马上就是X点钟了,你该睡觉啦”,或者指着时钟对孩子说“当这根短针走到8的时候,我们就该上学去了”。当我们外出时,可以把跟时间相关的事物进行关联,比如根据太阳的位置、月亮和星星的出现、早中晚吃饭等推测时间的变化。如果我们把时间和生活经常联系起来,并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他们就能逐渐在生活中增强对时间的感觉。
最后,把时间跟行动联系起来,让孩子体会时间的长短和变化。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同样的时间给我们的感觉都会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对于我们喜欢的东西,总是感觉时间过得太快。而那些不太喜欢或者需要等待的东西,就会感到时间特别漫长。我们可以通过把孩子的一个行动与具体的时间进行对应,让孩子体会和感受时间的长短。比如,早上起床和穿衣服需要五分钟,吃饭需要半个小时,外出玩了两个小时,每天在幼儿园待了八个小时等等。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漫长的五分钟和匆忙的五分钟来让孩子感受不同状态下的时间变化,比如排队等候五分钟和看喜欢的动画片五分钟。
3、教孩子认识时间,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就要开始教孩子认识时间,逐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首先,让孩子对时间有个基本认识,了解过去的时间是不能回来的,并对昨天、今天、明天等不同的时间概念有个大致理解。
其次,可以逐步教孩子认识时钟,让他们对每天的时间有个大概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告诉他们每天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起床和上学等。这样,他们就会对人们每天的作息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最后,家长在跟孩子一起做游戏或玩耍的时候,可以一次约定一个时间段。这样可以让他们逐步认识到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十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一个小时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们就逐渐学会珍惜时间,并意识到失去的时间是不能重现的。
当孩子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们就可以逐渐培养孩子在时间上的自律意识。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和孩子约定做一件事的时间,比如玩电子游戏,可以约定从什么时间开始,玩到什么时间结束。
4、让孩子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
能高效利用时间的人,大都具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会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当时间得到合理分配的时候,我们都会在划定好的时间范围内聚精会神地去做该做的事情,比如该吃饭时就吃饭、该写作业时就写作业、该玩时就玩、该睡觉时就睡觉等等。
首先,多跟孩子讲“现在是XX的时间”。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尚不完全具备自主支配时间的能力,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多跟孩子讲“现在”,让孩子清楚每一天都是怎么度过的、大概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比如,“现在是读绘本的时间”、“现在是去上幼儿园的时间”、“现在是吃晚饭的时间”等等。
其次,培养孩子分配时间的能力。对于儿童来说,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他们都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自己分配时间的能力。尤其是遇到考试的时候,能否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往往就决定了是否可以取得好成绩。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分配时间的小技巧,比如答题时先易后难、遇到不会做的地方赶紧跳过,从而让孩子慢慢学会在学习和考试的时候如何分配好自己的时间。
最后,教孩子学会取舍。在面临很多事情需要做的时候,时间对任何人来说总是显得很有限,这就需要我们抓大放小、区分轻重缓急,该舍弃的时候学会放弃。对于学龄儿童而言,学习始终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在没有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就不能玩耍,在没有掌握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时就只能放弃休息、多做练习。同样,在生活中也会面临很多需要舍弃的时候,我们就要教孩子学会判断“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5、采用限时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限时法是一种可以帮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可以给孩子设立时间限制的。比如从小出去玩的时候,我们可以事先跟孩子商量一次玩多长时间就要回家,到点就按照约定执行;吃饭的时候,可以约定一顿饭最长可以吃多久,到时间就收走所有饭菜;完成每天的作业和其他任务,同样可以根据当天的具体任务跟孩子约定一个完成时限。
最后,无论是从孩子身上发现的问题,或是你有什么解决的方法,都请及时记录下来并立即付诸行动,言传身教往往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