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分一秒 地 过去,每隔一段时间,李可就会点亮手机屏幕。显示时间的数字不断变化,今天快要过去了,预计好的事情还没有做完。这是他典型的一天。
在“丧”、“屌丝”等名词出现前,拖延症就成了年轻人的“政治正确 ” 。2007年,“我们都是拖延症”豆瓣小组成立,现在有147084人加入。在碌碌无为、无法解决问题时 ,“拖延” 成了一个好的挡箭牌,同时也成了困住人的新城堡。
“ mock file”网站
网上总能找到各种应急的方法。李可发现了一个叫“mock file”的网站,它能生成各种类型的文件,但无法打开它。当你被催报表、设计图、稿件时,可以发给对方,为自己争取些时间。 在“如何克服严重拖延症”的知乎问答里,有一条获得了2917个赞同的回答:去换上一条牛仔裤!这意味着你进入了工作模式,这种仪式感会大大增加你的执行力。
那么,这些简单、粗暴的方法会走向另一种迷思吗?
在亚马逊上搜索,书名带有“拖延”的就有75本:《戒了吧!拖延症》、《文思泉涌:如何克服学术写作拖延症》、《别让拖延害了你》等。有意思的是,《七天治愈拖延症》与《论文艺女青年如何培养女王气场》,都是同一个作者。
我买了一本《番茄工作法图解》,在豆瓣上有9462人标记读过。每二十五分钟为一个番茄时间,结束后能短暂休息,开始下一个番 茄时间 ,直到任务完成。这本书告诉你,要是执行它就能:
“减轻时间焦虑、提升集中力和注意力、增强决策意识、唤醒激励和持久激励、巩固达成目标的决心改进工作学习流程、强化决断力,快刀斩乱麻。”
每分每秒的焦虑感
在2007年以后,“拖延症”慢慢成为人尽皆知的网络用语。很快,人们把它当成开脱的借口,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因为拖延而焦虑。
大象公会创始人黄章晋就是一个拖延症,“各色”对他进行了专访,文章这样写道:因拖延耽搁了工作或日常琐事尚能弥补,然而对重情义的黄先生来说,拖延对亲密关系和友谊造成的伤害更让他心如刀割,“是的,我无数次辜负了别人。”
张婷婷对此有同感,遇到约稿时,不知道怎么向对方解释长时间的拖稿。她是一个刚起步的年轻艺术家,今年从一所美术学院毕业。她说:“如果有人觉得我很糟糕,大部分原因是拖延症。”
有家啤酒厂要她设计瓶身图,要求十天内必须交。最后一天,张婷婷依旧没有完成。她干脆选择消失两个月,设好微信分组,发朋友圈时对客户屏蔽。期间收到几次消息没回复,“对方还以为我出了什么事。”
“我特别擅长逃避一些事情。” 她谈起小时候学琴经历,“我根本不喜欢学琴,白天时妈妈会打电话问我学琴情况,我只好撒谎。到了晚上,检查曲目时会被骂。” 直到今天,张婷婷对电话都有焦虑,“不管deadline有没到,我完成作品才会回复对方。”
张婷婷的画
无法完成他人的承诺,常常是爱拖延的人最担心的事情。 刚开始还能找理由,久而久之,就成了他们无法面对的事。有时拖久了,对方会直接告知 “如果现在没有画,那就不必画了。”张婷婷会觉得很内疚。
有一次她接到了一份画图兼职,需要第二天早上七点去现场。没想到,张婷婷下午两点半才睡醒,手机处于关机状态。“看了时间后,我就直接继续睡了,当时都想把微信卸载,人从此消失。”
在李可的杂志社,编辑部为应对越来越频繁的拖稿,规定了明确的截稿期。但这些没太见效,“下个礼拜一定会交稿的”、“受访人去外地了,所以采访改期。”、“这个礼拜太忙了,没写完。”、“感觉之前的选题不是很有趣。”,总能有各种理由塘塞。李可和他的同事们,一直计划去咖啡店,写一天稿件。但总无疾而终,每次都变成去喝咖啡、去吃茶点。
经常,李可会把采访后的录音放上一个多礼拜,才会打开来听。除了写稿,拖延最多的是与采访人见面。“不是很想和人联系,就一直拖着。如果有天,我打了一个电话,就会感觉今天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 在约定好见面时,李可总希望能被对方放鸽子,这样就可以直接叫车回家了。
“月底就要下印厂了,还没交吗?” 主编催促道。每月总有十来天,李可都活在这样的阴影下,继续拖延着工作。
碎片化时间:网络让你更拖延?
在网络上搜索过“拖延症”的起因,答案五花八门:完美主义、畏难情绪、主观上逃避、工作方式的偏差等。 心理学家李松蔚这么概括拖延症:“每时每刻,面临辛苦选项与逃避的选项时,倾向于选择更安逸的那一个。”
年轻人会选择用仪式感方式,来试着解决问题,比如穿一件“明天开始学习”的T恤衫,或者给手机换上“传播学背了吗?解锁你就考不上了!”之类的屏保。很多事情会让人分神,区别在于:过去你会通过看电视来拖延,现在换成了网络。
每次李可打算开电脑写稿时,会忍不住先看一会微博、豆瓣,不知不觉中就荒废了一下午。无数次关掉wifi,又紧接着打开,工作总完成不了。
他平日不需要坐班,每周去公司开一次选题会。每当出租车开过湖边时, 他总想到:一周又过去了,什么都没做。“工作最大的挑战,就是我的拖延。” 最严重时,他会利用半小时通勤时间,翻看手机,临时想出可以报的选题。
李可去开会的路上
耽误他的也是手机,“没事的时候,就拿着看微博、淘宝、飞猪旅行,经常晚到两三点才睡。” 他试着下载一个叫“moment”的app,记录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次数。“刚开始对我还有些用,后来对上面显示数字麻木了。”
Statista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天玩手机时间超3小时,位列全球第二。很显然,年轻人要远超过这个平均数,“手机成瘾”、“晚睡”、“缺乏专注”,总伴随着拖延症。
“网络害了我。”张婷婷总结道。她留着长头发,偶尔会在朋友圈发“很颓废”的自拍。每次工作时,直到最后一天才开始,从晚上十点开始画,直到早上七八点。先前的时间用来玩手机,“刷豆瓣、微博,看日剧。自己住太孤独,总是想玩手机。”她抱怨在家效率不大高,“不过拖到最后一刻,反而画得很好。”
完美主义和犹豫也总会引起拖延。 在生活上,张婷婷总想执行理想计划,“跑步的时候,觉得最好的时间在早上七点左右。如果我拖到七点多,就会想还是明天吧。” 拖延症的脑子里,总会有一个合理的时间规划表,但总很难执行。往往成了恶性循环:“那么下次吧。”
每天中午,李可才刚刚睡醒了,吃完饭后就靠着沙发上发呆。等到三点多,李可会考虑要不要去咖啡店写稿。但马上转念一想,“马上妈妈就回来做晚饭了,不如先看会书,明天我再早点去。”
李可也加了“拖延症小组”、“我又荒废了一天”这些小组。 他还尝试在网上打开,但总是没过几天就放弃了。“有段时间,尝试一些时间管理app,发现这让我反而更依赖手机。”
“目前工作最大挑战就是拖延症了。”李可说道。他的朋友圈签名引用了一句卡夫卡的话: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将克服所有的障碍。我的手杖上写着,所有的障碍将克服我。
无法抉择的人生,我选择拖下去
文非是我的一个朋友,很难相信她也是拖延症。她留着短头发,说话声音不大。工作之外,她喜欢摄影,还在阳台做了一个暗房。
她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媒介主管。在deadline之前,她总能完美地做好事情。公司在开发布会前,她用了两天时间,带着摄像机采访完12个客户,剪完了2分多钟的开场视频。每周,她要去采访客户。在当天,她就会整理完几小时录音,完成2000多字的初稿。
“为什么你觉得自己是拖延症?” 我好奇地问,我们在她公司附近的咖啡店里。她随身带着Mac电脑,点了一杯澳白,称每天要喝好几杯咖啡。
“如果事情不紧迫,我都特别拖延,包括许多关键的抉择。”文非告诉我。 她指的是对人生的把控,这种拖延不同于李可与张婷婷,她没有时间管理上的焦虑。 这种“拖延”很难论述清楚,它更为普遍,但大部分人不会意识到它。
文非在香港读的硕士无法顺利毕业。她在15年入学,但没多久就休学去了武汉工作。“那个时候我状态不好,当时我朋友就在马航MH370上,本来原本约好一起去旅行。” 这件事对文非打击很大。半年休学后,文非试着边工作边去上学。
《马男波杰克》截图
“每周四晚上,我飞去香港,周一再回武汉。持续了一个多月,非常的累。” 她认为一直没有读研究生的状态,所以才拖延了两年。去年,她决定来上海工作,因为辞职手续有些麻烦,一直拖了好几个月。
“以前父母管得很严,自己生活后就拖延了许多。” 在办理证件这种琐事,文非也能拖就拖,“因为对当下没紧迫性”。15年的时候,文非计划去阿里山转山,出发前一直没有办边境证。最后到当地花了2000多元才搞定。她计划去尼泊尔,但到了拉萨一直懒得办签证。耗了一个多月后,才搭上大巴。但刚好躲过尼泊尔8.1级大地震。
文非告诉我因为拖延症导致了分手。 她说:“你知道,拖延症永远无法说到做到。对方会觉得你不够真诚,对于亲密关系来说有很大关系。”
我问她,是否有过想改变自己的拖延症。她没想多久,就告诉我。“拖延症不是病,我不觉得需要改变。只要不影响别人就好了,怎么舒服怎么来。”
很多人的“拖延症”是隐藏的,同时它也可能由其他问题带来。小米在重庆大学读研究生,称“感到人生没有意义”,引起了拖延。每到写作业时,她只有熬夜才能写完,大部分时间在盯着屏幕发呆,最后一刻才动笔做完。
“日常的拖延和自己的精神危机有关。那段时间可能有轻微的抑郁。”小米说。自小她妈妈有严重精神问题,让小米一直渴望离开家,找到有所依靠的东西。终于进入大学,她总会认真学习和参加实习。有次,她男朋友问:“你这么拼干嘛?”
这个不经意的问题,一下子击溃了小米,让她思考着“存在”的意义。从那以后,小米对日常的事情非常怠惰,抱着消极与拖延的态度。“不太想见人,也不知道写作业、写论文有什么意义,所以就放着不想做。”
“没想到这种状态写的作业,老师还会觉得写得不错。我反而觉得这个世界太不真实了。”小米说。
从“拖延症”到抱团打卡
不久前,S加入了“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很快,她在上面找到了一个朋友。每天早上,他们互相发当日的任务清单,到了晚上没有完成就给对方发一个红包。
这种互助方式,在豆瓣流行了很久:从帮叫起床,到结伴旅行、假结婚,几乎能满足现代人的各类需求。在这之前,S就养成每天制定任务清单的习惯,但总是发现无法完成。S谈到室友,“她很努力,几乎每天都能完成规定好的任务。如果是我,可能因为出去玩就没有完成。但她不会这样。”
“为什么清单这么重要?” 我问她。她给我的答案是,进入大学后,人开始变得拖延了,想做出一些改变。这个清单包括:“背单词1”、“总结高数04”、“恋恋有词list6”(考研单词的课程) 。她告诉我:“ 通常我完不成这些。我现在就把最重要的三件事标记成红色,这三件完成了以后,再从其他任务中选三件,不再苛责自己必须全部完成。”
S和许多“拖延症”小组成员一样,有迫切想要改变的意愿。仿佛就像高考备战,相信有付出就能有对应的回报。他们把“人生进步”切成了一片又一片,慢慢往前推:
“自己定了2017年每天阅读1小时的计划,但怕自己坚持不下来,把朋友拉下水互相监督(互相伤害)。每天报自己阅读的书,并写上几句感受,每周汇总完成情况。有同样的想法,咱们一起吧。”
“最后两个月,拼命一把,为了更好的未来,很值。没有什么比努力成为更好的2个月后的我更重要。”
“目标:每周一本书、每周3次自己做饭、到年底减肥20斤、读20本书、改善熬夜恶习、认识2个新朋友。”
仔细逛下去,“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看上去更像成功学、奋斗学的集散地。 我联系了组长fisheer,她在微博回复了我的采访请求,“组建这个小组,就是觉得自己有这方面问题,也没想到后来那么多人。我个人不愿意接受采访,也不是什么多光荣的事。”
一位之前的组员对我说,“很多人声称自己有拖延症,有可能是为了给自己不好的状态找借口,或者说为了让自己能够有上升通道而麻痹自己。” 他总结道,“这种简单的方式,可能忽略了人生的复杂性和随机性。”
“大概豆瓣上真正的拖延症都去‘我又荒废一天小组’了。” 他开玩笑地说道。
拖延经济学:总有人会买单
两个周末,“战拖骑士团入门班/进阶版”,你最高需要支付5800元。早在2007年,高地清风就创建了“zhantuo.com”(战拖会)网站。 “没想到,我靠拖延也能赚钱”,在线下、网络上课,出版、翻译治疗拖延症书籍,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
他戴着平框眼镜,身材略瘦,在公众场合一般穿着素色的外套。他出生在山东的农村,08年博士肄业,当时念的北师大生物学与生态建模。几年后,有人开始称呼他为“拖延教父”、“战拖第一人”,他称“勘探地图的工作完成了80%,这就是为什么这一两年我们很沉静”。
早年的时候,他也是个拖延症,“在我的计划表里堆了无数任务。每天结束时总是看着任务不减反增。” 在14年春天,高地清风慢慢地成为了“按预定时间起床,期待新一天,待办清单的事都能做完”的人。
高地 清风自创了一种“沉浸工作法” :用手机定4个闹钟,每十五分钟一个。每次闹钟响起时。其中有一条规则写道:“做决定时,务必只考虑眼前的15分钟。想象有一条青铜巨龙踩断了时光河流,世界上只存在于眼前的15分钟。不存在过去,也不存在15分钟以外的未来。
他今年33岁,被称为“战拖领域第一人”。在果壳“在行”上,他开了价值898元的一个小时见面,解决“急性”或“慢性”拖延症。我查阅了评价,没有发现差评。通过微博私信,我加了他的微信,
“讲的东西能打动人,纯粹是内容。”他对我说。他的声音没有很强的感染力与煽动力,但说话不算简练,他喜欢举例子和谈自己的经历。“2008年,因为拖延让自己没有顺利留学。我意识到最大的拖延就是拖自己。”
我问他如何解决人的拖延。他告诉我,区分人格特质,“了解你自己,如果对方是个对环境敏感的人,可能换个环境会好很多。” 他继续说道,“不要效率低,就怪自己。有些人很随性,喜欢用灵活的方式工作。如果一定要用清单的方式,反而让人焦虑。”
在他接触的学生里,基本都是脑力工作 者,“记者、会计、科研人员、人力资源“等。 很显然,在工厂做工的人很少会出现工作拖延。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工作过程更加自由,越来越多人在时间管理上产生困惑。
高地清风称,中国市面上的时间管理方法离现代医学很远, “成功学是巫医,传统时间管理培训停留在传统中医”。 他觉得自己走得更远,因为方法更重视“自我认知”,更“人性化”,推荐“心理咨询、正念练习”。他说“有人用成功学,来解决拖延问题,并不是长久之计。恰恰是成功学背后那种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成为了拖延症深层原因。”
我问高地清风,是否对未来感觉焦虑。
他说“越来越少”,并谈到焦虑流行的一个原因,“ 很多自我管理,总会说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你再不努力就要完蛋了。最终通过网络和手机来逃避,产生拖延。” 他每周会见一次心理医生,一小时300元。“开始时,我就明确要求采用格式塔咨询。每次去,都对自己都有新的发现。”
从根源上来说,“战拖会”也属于他评判对象中的一类,差别在于他们对方法的合理性有不同论述。他谈到四天线下课程内容,用了许多术语,总结了四个关键词:“重点”、“动力”、“评估”、“感受”,“这些理念在现在还很新”。说简单点,也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了解你自己,明确自己看重哪些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并思考对自己是否合适。
听起来这像是健身房的私教课程,不同的练习方法也会不断更迭。但生活方法是否能用类似的原理改善,则很难说清楚。 有时候阅读“拖延症书籍”,感觉它们像化了妆的成功学书。正是因为拖延症存在很多讨论的空间与疑问,这也是人会为它买单的原因。
李松蔚曾在专栏中写过:“本质上,拖延症并没有影响我们的生活,未来也是如此。就像大学生经常说写不完作业、交不了论文,但实际上,他们一个个都毕业了。起初,拖延症骗到了一部分人,有人真的花钱去治疗拖延症,甚至还有人公然说可以治愈它,将其变成收费的诊断项目。”
我问道高地清风,“你有没有很崇拜的人呢?”
“一直在变。现在崇拜的是笛卡尔,他开创了解析几何,用代数重新塑造了几何学。” 高地清风畅想起未来,接着说道:“我们有个不大不小的野心,想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来重塑自我管理学科。我称它为‘笛卡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