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性病是长期因素的积累,而一旦得了慢性病,病程长、治疗成本昂贵,往往会伴随终身。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增速快、疾病负担重。我国居民86%的死亡原因是慢性病,情况不容乐观。
不过,慢性病是可控、可防的。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四个:遗传、环境、行为和健康服务(医疗)。其中,行为因素最为关键。因为行为因素是可控的,可以改变的。只要能主动改变不良行为,大部分慢性病是可控可防的。而将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早诊早治,及时发现慢性病的“苗头”,及时控制,就能不得病、少得病,至少能晚点得病。
数据解说慢性病的危害近年来中国的人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2016年上海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3.18岁,已经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
然而,目前仍有很多传统的和新的健康问题不断涌现,还有更多的健康危害因素交织其中,影响了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也是为什么上海居民的期望寿命已经达到83岁,而“健康上海2030”的建设目标却将上海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定为72岁。所谓健康期望寿命,是处于健康状态的平均年数;而疾病夺走了大多数人长达11年的健康寿命。
2015年全球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中国有822万人,占全球的五分之一。对全国人而言,慢性病给健康寿命打了最大的折扣。拿上海举例,统计数据显示:上海高血压患病率(18岁以上)为28.4%,现患人数约 600万人;糖尿病患病率(35岁以上)为17.6%,现患人数超过 350万人;恶性肿瘤现患率为 2.5%,现患人数约35.6万人;2016年上海居民因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为91%。而通过控制慢性病来延长健康寿命,个人、政府和社会都要行动起来。
“健康中国”的提出,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做的健康中国2030慢性病早死概率预测研究显示:如果能够控制高血压、吸烟、肥胖、高血糖、高胆固醇、锻炼不足这6大危险因素,就能减少100万人死亡,使慢性病早死概率降低三成以上。
健康生活,从现在开始一、合理膳食:我国营养学会根据国情,制定了膳食指南,其原则包括:“食物要多样、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这些原则如能长期遵守,就一定能达到合理营养的要求。
二、规律起居:我们的生活起居必须“有常”,坚持按时作息,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尽量使工作、学习、休息、睡眠等活动保持一定的规律,不违背人体生理的变化规律,并与大自然的活动规律相适应,顺应生物钟的要求。这是保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保健方法。
三、保证睡眠:睡眠是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对恢复体力、增强智慧、保证健康十分重要。没有睡眠就没有健康。睡眠是机体自我保护的重要生理功能。睡眠不仅能使身体得到休息,恢复体力,还能让大脑得到休息,恢复脑力。睡眠时,植物神经系统能集中精力完成消化吸收、营养和能量的转化储备等工作。某些内分泌功能在深睡时变得更加活跃,如生长激素、松果体素的释放增加等,免疫系统也可以在熟睡中得到强化。通过睡眠,人们能够获得全身心的休息、恢复和调整。科学家认为,如果你希望自己健康,就必须重新估价睡眠对健康的作用。
四、劳逸结合:适度的紧张工作有利于健康,而过度劳累则有损于健康。
五、性爱和谐:正常的性生活可以增强免疫功能,缓解疾病疼痛,解除紧张情绪,调节心理平衡,对促进身心健康有作用。为了健康就要重视性爱和谐,经常保持性爱和谐。
六、戒烟限酒:众所周知,吸烟对人体健康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是勿庸置疑的,但适量饮酒有保健作用也是肯定的。
七、适量运动:运动作为一种健身方法,就要讲究科学性,根据各人的不同身体状况,年龄、性别、职业、有无慢性疾病,爱好,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家庭或社区的健康设施等情况,来选择运动项目,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才会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
八、心理平衡:人的健康除了身体健康外,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与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二者缺少哪一个都是不完整的。
健康生活,从你我做起
走进经纬泰和,远离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