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为工作多游走于各个幼儿园之间,感受孩子们童真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令人堪忧的不良习惯;在和父母的交流当中,更是清楚了一些孩子不良行为的心理根源所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的心理发展如何,父母几乎占据了80%以上的责任,这也关乎了孩子今后的一生。今天,我们就来总结孩子的五种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制止,今后社会便会帮助这些父母狠狠教育他们。
暴力倾向
虽然孩子的暴力并不会十分血腥,但是对于他们弱小的身体而言,也有可能造成极大的伤害。在一些孩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孩子会因为自己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动手伤害他人,例如:争抢玩具等。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地制止并且给予严肃的批评和耐心地引导,因为这种不良心理习惯很有可能在今后造成更大的负面行为。但是,作为家长也一定要反思,是否是自己的行为、情绪或者孩子身处于不良环境而造成的,如果自身或者是环境有影响,则需要及时地更正。
无度的任性
其实,从孩子的心理发展角度来看,自私是他们此阶段的一个正常心理,所以,他们也会尽其所能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是,如果这种心理需求太过容易或者是经常性的被满足,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来说也是没有好处的。例如: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或是其他,则会无度的苦恼直至满足。所以,在这种时候,父母也一定要衡量好这种需求是否应当被满足,如果形成一种心理习惯,成年之后,这种心理发展到了社会一定会被他人狠狠教育的。
缺乏道德规范
对于3-5岁的孩子而言,潜意识当中并没有建立很多的道德感,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谁的东西,只要自己想要就能拿走;虽然他们并不会拿走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从潜意识的发展来说,这就是一种不良行为被满足的典型,在今后将很难形成道德规范。所以,一旦发现孩子偷拿了他人的物品,一定要及时地引导他们自己去归还,并且道歉,同时,也要在语言上进行一定的引导。否则,今后的社会教育可就不是语言那么简单了。
缺乏生活规范
不同的家长可能会抱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但是,对于一些生活规范,例如:自己洗漱、整理房间、吃饭睡觉这些事情,家长依然要对孩子有引导意识,否则,孩子的心理对于自我控制的能力将会很难形成。很多家长会因为心疼孩子而代替孩子做这些事情,但是,为了他们今后几十年的发展,这样的心理误导切勿不能进行。只要孩子已经有了这些能力,家长就要开始进行规范性教育。在美国和日本,他们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
缺乏自我批评
孩子天生会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当他们犯错时,他们会不自然的将这种错误转嫁到另一方上,虽然有一些会让你觉得不可思义,但孩子的确会这么做,例如:当他们打破物品时,他们可能会怪责猫猫狗狗,他们撞上椅子时,会怪责椅子等,其实这都是一种心理幼稚的表现。然而,很多父母却不以为然,甚至会纵容孩子的这种心理形成,所以,其实从很多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中我们依然很难发现自我批评以及内在责任感的建立。
对于父母而言,除了基础的生活保障,其实心理发展更需要值得我们注意。现在很多成年人难以适应竞争社会,在被社会狠狠教育多次之后也很难进行转变,其实,这些问题从小就已经埋下了根源。
如果你不太会管教孩子,小编给你推荐两本书。让你找到更好的方式和孩子沟通相处。
正面管教孩子100招 ¥24.48 购买
好妈妈不娇不惯培养女孩300个细节 ¥19.72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