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人会不断拖垮你,一定要远离这些人

作者:狂欢狼 2017-10-17阅读:3544次

这3种人会不断拖垮你,一定要远离这些人

01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听过类似的话?

要是你晚上再加班,我们就分手。

如果你想和我离婚,今后你就别想再见到孩子。

如果你不接下这个项目,我们整个部门会因你遭受巨大的损失。

......

美国心理医生苏珊·福沃德将这样说话的人称为“情感勒索者”。

什么是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是一种强有力的操纵方式。

和我们亲近的人用它直接或间接地威胁我们,如果我们不顺从他们,他们就会惩罚我们。

武志红说过:

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一旦有情感勒索发生,那么就意味着权利游戏开始了,关系随之也会失衡。

请远离利用情感勒索你的人,因为他们会不断地拖垮你、消耗你。

他们会让你不断地妥协和让步,去委屈求全一段不健全的关系。

02

远离情感勒索中的“惩罚者”

深夜,洗漱完毕正准备休息的我,忽然收到了一条微信:“睡了吗?”

正在犹豫要不要回复,对方直接一个语音电话拨了过来。

“喂,我们在KTV唱歌呢,你来不来?”好友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背景音乐。

我揉了揉太阳穴,委婉地拒绝了:“今天有点累,想好好睡一觉,你们去玩吧,我就不去了。”

“你这人怎么这么没劲啊。”好友不乐意了,“你明知道我最近刚失业,心情不好,出来陪陪我有那么难吗?”

因为我真的很累,第二天还要早起工作,只好再三拒绝。

最后,好友在电话里撂下一句:“行吧,你今天不来,咱们以后也别做朋友了。”

我无奈地挂了电话,内心备受煎熬,一夜无眠。

好友的话语就像无形的情感勒索,让我进退两难、无法挣脱。

人际交往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人:

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说我们自私、不领情,威胁要和我们断绝关系。

有多少人因为害怕失去,而一次次地答应对方的要求,直到完全失去自我、任人摆布。

远离惩罚者,你需要关注自身的感受,界定自己对他人所担责任的边界。

坚定地向对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志,而不是有求必应。

03

远离情感勒索中的“自我惩罚者”

前几天,全网铺天盖地都是鹿晗和关晓彤公布恋情的新闻。

刷微博时,竟意外看到一些关于鹿晗粉丝自残的截图和视频。

有一名女网友po出割腕并坐在高楼窗边的照片,发文写道:“悲伤到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满屏幕的鲜血令人触目惊心。

这3种人会不断拖垮你,一定要远离这些人

无独有偶,之前加拿大歌手贾斯汀·比伯被拍到吸大麻的照片,有不少粉丝上网呼吁“为小贾斯汀割腕”,并且形成声势浩大的活动。

他们上传一张张鲜血淋漓的照片,以此“血谏”他不要吸毒:

“只要你别再碰毒品,我们就不再用刀割自己,你让这个世界变得没有意义,我们已经失去希望。”

通过伤害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来博取偶像的注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其实是一种偏执型的心理障碍,也是一种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者中的“自我惩罚者”,常常把威胁指向自己,强调如果他们不能得偿所愿就会对自己做什么。

之前好友小敏曾跟我们讲过她的前任男友。

每次她因为加班,比平时回去稍晚一点,就会看到男友喝得酩酊大醉躺倒在沙发上。

他会不停地说:“为什么这么晚回来?单位的事比我还重要吗?”

这份爱过于沉重,以至于当小敏最后提出分手时,男友冷冷地看着她,脱口而出:

“你要是离开我,我就去死。”

曾经的倾心浪漫,变成了令人窒息的依赖和情感勒索。

自我惩罚者会利用我们的内疚、责任和恐惧心理,以爱之名威胁要伤害自己,以达到目的。

远离自我惩罚者,你需要勇敢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做好冲突的准备。

每个人都需要自由的空间,谁都没有权利去侵犯个体的独立性。

千万不要以爱之名,去囚禁、要挟、控制一个人。

04

远离情感勒索中的“受害者”

早前看过一条新闻:

一位三十岁的女研究生,因学校拒绝她的母亲住在她宿舍里,最终选择自杀。

这位女研究生叫杨元元,在她短短的三十年人生中,她的母亲一直以母爱和孝道的名义操纵着她。

从女儿大三起,因军工厂拆迁失去住处,母亲就到大学投奔女儿,和女儿挤在一张床上居住,两人形影不离;

女儿考上了小城市的公务员,因母亲希望女儿去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而放弃;

女儿三十岁了,渴望爱情,亲属也劝母亲考虑女儿的终身大事,母亲却说:“我们楼上三十好几没结婚的多了”;

女儿考上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虽然母亲每月有退休金,但她还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跟着去,和女儿同住宿舍;

女儿两个月的研究生生涯里,从未参加任何一项集体活动,每次只是默默地跟在母亲背后,听母亲说话。

没有朋友、没有梦想、没有爱情,只有贫穷与母亲相伴,杨元元的路越走越窄,最终发展为悲剧。

情感勒索中的“受害者”,总是在传达这样一种信息:

如果你不按我的意志去做,会很严重。我会生气、会难过,这都是你的责任。

他们会郁郁寡欢、沉默不言、泪眼汪汪,直到得偿所愿,直到我们不断妥协。

仿佛他们才是被伤害的一方,成功激起我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刘若英在《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中写到:

几乎99.9%的父母都会不自觉地对小孩进行情感勒索,这种情况只会让小孩越来越觉得跟父母相处是被迫的,也无法享受跟父母相处的快乐,甚至觉得跟父母通个电话都有压力。

远离受害者,你需要让对方明白:

爱不仅仅是付出,爱中最重要的学问是知道在什么样的边界停止。

法国有一句谚语,叫:所有故事的开端都是温情又美好的。

但是,当亲密关系变成令人喘不过气的情感勒索,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爱一个人就会为对方考虑,让她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也有很多人打着爱一个人的名义伤害着这个人,逼迫她做不愿意做的事。

请远离情感勒索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