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130成绩总是中等偏下,其实智商跟成绩只有半毛关系

作者:幼儿安全运动环境创设 2017-10-18阅读:5632次

当家长们议论谁谁家孩子学习好时,往往都会说那孩子聪明。而成绩差的孩子,往往都被说成笨。有的家长甚至会认为自己的孩子笨。聪明和笨,说的就是智商了。现在有句流行语,叫“智商是硬伤”。但孩子成绩差,就是智商有问题吗?学霸之所以成绩好,与智商有多大关系呢?

智商130成绩总是中等偏下,其实智商跟成绩只有半毛关系

下面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1

“一般来我们门诊的孩子都特别活跃,有踩着滑板到处溜达的,甚至还有在地上打滚吵闹的,相比之下,小娟与他们有着天壤之别,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她都安静地坐着,交流时显得大方得体,绝对是大家心目中那种文静乖乖女。”方医生说,据她父母介绍,小姑娘平日里在学校和在家都是这么安安静静,回家就做作业,有时间还会看点感兴趣的历史书,可她的成绩为何总是平平,家长曾一度怀疑她的智商。

小娟(化名)在杭州城北某小学上三年级,学习成绩总是稳稳地处于全班中下水平,父母看着却只能干着急。开学后不久,听说一家医院新开出了学习困难咨询门诊,于是,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女儿去了。

可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小娟的智商测出来有130,比平均值高出了30,已属于很优秀水平。

而她的“天赋”在历史方面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许多同龄孩子连中国的朝代更替都没搞清楚,她已经在那琢磨“二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国际上重要的历史话题,说起来连大人们都常常接不上。

于是,父母又以为严重偏科是导致女儿成绩总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在测智商后,方医生又为小娟做了注意力、视听整合等一系列专业的检查,然后又向老师和家长详细了解小姑娘的日常表现,最后得出的结论竟是孩子患有多动症。方医生说,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因为不能好好集中注意力,90%以上学习成绩都不好。

▶案例2

朋友的女儿现在读小学三年级,成绩一直平平,某一次语文考试以每错一题倒扣5分的计分制,结果她女儿拿了零分!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朋友发狠带女儿去做了智商测试,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啊~医生说她见过最高的也就140分,而朋友的女儿分值却高达133分!

不是智商的问题,那什么是什么导致了学习的障碍?小朋友的视觉、听觉、注意力都完全正常啊~为了找到答案,朋友继续带女儿做了另一项测试——感觉统合测试。结果出来了:感觉统合失调。

以上的这两个案例中的小朋友智商都非常高,但是她们的学习成绩确实不怎样,其实智商高的小朋友比同龄人可以更快的掌握领悟知识,但是智商高并不代表学习成绩就会好。

关于孩子的智商,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100~115属于正常智商,智商超过130的孩子属于智力超常,达到160的是天才,低于90的是弱智的孩子。

我国曾经对青少年人群的智商做过统计研究,研究报告显示:智商低于90高于130的学生,仅占所有学生的2%。按照这个比例,在一个40人的班级里很难找出一个智商过低或过高的学生。也就是说,在非特殊教育的学校,每个班孩子的智商水平大致是相同的。

同等的智商,一样的教学,为什么孩子的成绩有好有差呢?

再来看智商对学习成绩影响的数据:小学阶段,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0.6~0.7;中学阶段,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降为0.5。也就是说,在小学,孩子成绩拔尖可能是靠智商,而初中、高中的学霸之所以霸,如果硬要说与智商有关的话,也仅仅只有半毛钱的关系。

那么剩下的9毛半,都与什么有关呢?从孩子自身角度来说,身体状况是影响成绩的很大因素,好的身体状况才能更好地支持高效率的学习,好的身体状况需要通过平时的身体锻炼来达到,而除了身体状况这一因素之外,影响成绩的因素主要有: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及考试时的心理因素。

1、学习态度:3毛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就是孩子对学习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受还是排斥。实验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学霸往往都以学习为乐,积极自觉,他们知道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课上认真听讲,课后主动学习。而那些态度消极、不爱学的孩子,往往把学习当做一种强迫性的苦差事,带着逆反心理去应付,老师、家长逼着才去学,导致成绩差。

要成为学霸,首先应端正学习态度。态度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只要愿意改变,成绩再差的孩子也有机会变学霸。

2、学习方法:3毛

智商130成绩总是中等偏下,其实智商跟成绩只有半毛关系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成绩的技术性因素,与学习态度同等重要。差生之所以差,很多时候就差在学习方法上。学霸的聪明不是指智商,而是方法。他们找对了方法,善于归纳总结,知道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整理错题的好习惯,懂得劳逸结合。这些方法使学习变得轻松、高效,所以他们面对任何学科、任何难题都能轻车驾熟、无往不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成为学霸,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关键。

3、努力程度:2毛

智商130成绩总是中等偏下,其实智商跟成绩只有半毛关系

如果说态度和方法之于成绩都是3毛钱的关系,那么努力程度只有2毛。但并不是说不需要努力。有的学霸表示自己并没有下多大功夫,可考试仍然高分。他们真没有努力吗?只是他们的努力已成为自己习以为常的惯例罢了。

做任何事,付出才会有回报,学习更是如此。要成为学霸,刻苦钻研、反复训练、勤奋努力、持之以恒,必不可少。

4、心理因素:1毛半

智商130成绩总是中等偏下,其实智商跟成绩只有半毛关系

学霸都是在考试之后因惊人的高分而显山见水。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成绩好与差,分数说了算。但有的孩子就是平时学的好,一到考试就掉链子,看错题、算错数,出现各种不该犯的错误。

考试中紧张恐惧、马虎大意,都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素质弱的孩子,考试容易发挥失常,尤其是在中考、高考这种重要考试中,更易受到影响。所以,为应对考试,一定要把应考心态锻炼好,不能因为1毛半的差距,而影响最终的成绩。

结论就是:

学霸=半毛智商+3毛学习态度+3毛学习方法+2毛努力+1毛半心理素质

智商130成绩总是中等偏下,其实智商跟成绩只有半毛关系

可见,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令学生们事半功倍!

因此,请至今仍然认为学习成绩差跟智商有关的爸妈们,好好看看这篇文章吧~

智商130成绩总是中等偏下,其实智商跟成绩只有半毛关系

家庭教育是影响学习成绩的根本

智商130成绩总是中等偏下,其实智商跟成绩只有半毛关系

用四个链条来解释一下学生出现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

1、不同的家庭教育产生不同的学习习惯

成功的家庭教育无非是两种:

一种是"成人"教育,不需要家长有多高的学历,不需要家长有多深的背景,只是对内家庭和谐、对外恭敬有礼,孩子一身充满了正能量,在极其宽松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学业。他们将学习变成一种行为,如吃饭、穿衣般,并且从这种行为中找到乐趣;

一种是"成学"教育,家长用数据分析,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对于家长要对教育有较深的理解。在极其严谨的环境之下,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

"成人"教育将学习与快乐挂钩,"成学"教育把学习与辛苦挂钩。而实际上,当学生将学习与辛苦挂钩的时候,需要家长的指导水平要高很多。否则孩子很难成学;而学生将学习与快乐挂钩的时候,家长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足够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放养。

所以先问问自己对学习的看法是一件苦差事,还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是前者,那么即便现在成绩很好,这种情况是不持久的,如果是后者,那么即便成绩很差,也会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2、不同的学习习惯产生不同的学习方法

我们身边都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明明小学成绩很好,初中就不行了,或者明明初中成绩很好,高中就很差,亦或者明明高中成绩很好,到了大学就淹没在平凡之中,不再拔尖了。其实这就是学习习惯在与学习节奏的契合中,产生方法的差异。

小学——知识点少,孩子只要认真就能学好;

初中——科目多,知识点少,第一发育阶段,有了自己的看法,此时孩子认真的习惯并不一定有好的成绩,还需要学会做好学习流程。

高中——科目多,知识点多了,第二发育阶段,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维,此时孩子有一个好流程和认真的学习是不行的,还需要开动自己不成熟的理性思维,去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体系化。

大学——科目少,知识点更深了,此时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维,除了认真、有条不紊、善于总结,还需要大量的广闻博见,从而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

所以学习可以说是一招鲜,吃遍天,但是不同的学习阶段对于“鲜”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当心“鲜”不变,变成了“馊”。

3、不同的学习方法产生不同的知识基础

大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有偏科现象,偏科的问题就是因为不同的学习方法产生不同的知识基础。

现在很多人都说女孩子适合与学文科,而男孩子更多的偏向于理科。就如同面对一个心爱的东西坏了,理科思维最先关注的是为什么会坏,是什么原因;而文科思维最先关注的是好可惜、难过。其实两种思维无好坏之分,只不过这也诠释了,不用思维下的学习方法所产生的知识关注点不一样,也就会导致基础不一。

所以要想不偏科,自己就要做到有一个完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是靠自己摸索出来的,是靠自己听进去,汲取出,完善好的。

我们都知道文科是层状的结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没有多少必然,靠记忆;而理科是树状结构,寻本溯源,一通百通,靠理解。但是不管记忆也好还是理解也好,都是需要不断的复习巩固的。所以细心的观察我们发现,用文理科共性的方法去组成的学习方法,无往而不利。

4、不同的基础知识决定不同的学习成绩

这一点毋庸置疑,基础是大头,掌握了基础,其实就捏住了成绩的把柄,剩下的无非是在优秀与更优秀之间选择,而不会在学霸与学渣之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