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家庭问题专家罗斯蒙德说过,现在的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比过去多太多,对孩子的教育也更自由,但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孩子反而比过去变得更加骄纵。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父母没能及时抓住最佳时机教育孩子,如果能捕捉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适时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那么孩子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1
不良行为出现时
事实证明,孩子之所以养成不良习惯,往往与初次发生不良行为未能及时纠正有关。
绝大多数孩子没有是非观,比如无缘无故打小朋友、不给吃就大哭、顺手牵走别人的东西等,家长应抓住这“第一次”,帮孩子打下好基础。
我现在任教的班级就发生过一起偷窃事件,一个寝室里有两个学生都少钱了,损失金额在几十左右。本来,这两个学生以为自己弄丢了,也就不在意。谁曾想,每周都少钱,有一次所有生活费竟然都不见了!
这才慌里慌张来告诉我,最终我把这位同学揪出来了。后来,听他父母说,这位学生从小就有小偷小摸的行为。一开始只是拿走家里一两块零钱,后来把村里邻居种的西瓜给偷了,再后来就开始偷大钱,家里无法满足后改偷同学的生活费……日复一日,偷东西已然成为孩子无法改掉的习惯,才在众人面前难看出丑。
所以,当孩子第一次出现不良行为时,父母应该抓好这一时机。因为此时犯错的孩子内心往往会产生畏惧感和内疚感,也容易虚心地接受批评,父母如果能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孩子彻底改正这一行为并不是难事!
比如在不良行为发生后,五分钟内必须对孩子进行教育,讲清孩子做错事的原因以及后果,要让孩子深刻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同时,千万不要在人多的时候教育,可以偷偷将孩子拉到角落好好教育。
2
受到挫折时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挫折,父母抓住这个时机教育孩子,能让孩子在以后的路中少走很多弯路。
就拿孩子刚学骑车的时候来说,相信很多孩子在刚学骑车时,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把握不准方向、经常摔倒、骑不远等,这时候,孩子就容易畏难,甚至退缩大哭。
而此时,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鼓足信心和勇气,肯定孩子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同时和他一起探讨如何骑好的方法,帮助孩子第一时间克服挫折。
如果孩子接受了父母的建议并且很好地解决了困难,父母也要适当表扬,这样孩子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以后再遇到一些挫折,孩子便不会畏畏缩缩,而是游刃有余地处理问题。
3
取得好成绩时
学习中,孩子总会取得一定成绩,比如考试进步了多少名、被老师表扬、评为“三好学生”……
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都会比较高昂,自信心也会比平常强,家长要善于抓住这个时机,在肯定孩子成绩的同时,适时对孩子提出新的目标,引导孩子乘胜追击,也能将孩子的热情渐渐转化成持久的动力,在学习上、生活中更上一层楼。
同时,特别要注意一点,孩子容易因为取得好成绩而骄傲自满。都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傲是成功的大敌,做家长的千万马虎不得。所以,家长在表扬孩子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
除了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在生活中做好事也是“好成绩”的一种表现,比如孩子主动帮助老师、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捡到钱上交……父母都要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表扬。
其实,孩子做好事常常无意识,如果父母能将孩子的这种无意识多加引导,那么,孩子会将做好事进行到底,形成良好的品格,做一个优秀的孩子!
4
做客时
国庆去参加朋友喜宴,同桌的有个小孩,拿着筷子把菜翻来翻去,看到喜欢吃的就全部放到自己的碗里,把餐桌上的菜搅得乱七八糟。
而小孩的妈妈也没有阻止,专心磕着瓜子,临走的时候小孩还把桌上一整瓶果汁也拿走了……当时,所有的人都很不悦,我甚至听见有人咬耳朵说:“真没礼貌!” 经过这件事,大家都很讨厌这个孩子,同时也认为孩子的妈妈没教养,把孩子惯成这副样子。
其实,现在很多孩子,在家明明很听话,一旦带他去做客,就好像变了一个人,放任骄蛮、大喊大叫、吵吵闹闹,而孩子这样做会让大人觉得很没面子。这时候,大人如果当着客人的面大声训斥孩子,孩子不但不听,还会故意大哭大闹,弄得大家都很尴尬。
想让孩子在别人面前变得听话、懂礼貌,家长就必须在做客前,就对孩子做相应的指导,或者说:我们来做个约定,如果你做不到的话,以后妈妈再也不带你去了。
这种提前约定的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并且,孩子有在外人表现自己的欲望,家长可以抓住孩子的这一心理,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无论是表扬还是惩罚,都将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好时机还有很多,当孩子有崇拜的偶像时、当孩子月考回来时、当孩子经历失败时、当孩子享受成功时、当带孩子一起逛超市时……只要父母多加观察,用对方法,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不会另父母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