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在月经来临时,经前、经期、经后发生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以致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称痛经。可分为功能性痛经和器质性痛经两种,前者常始于月经初潮或初潮不久,又称原发性痛经,后者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或宫内节育器等引起又称继发性痛经。中医学认为多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
病因病理
其病机主要是在此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碍,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佂。其所以随月经周期发作,是与经期冲任气血变化有关。
现代医学认为多与以下因素有关:
1、宫因素: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倾曲,都可使经血流通不畅,造成经血潴留,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痛经。子宫发育不良时,子宫肌肉与纤维组织比例失调,产生不协调子宫收缩,或子宫畸形均可引起痛经。
2、分泌因素:子宫内膜和经血中前列素含量升高,可能是痛经的主要原因。分泌期内膜能合成前列腺素,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痛经。
3、管加压素:垂体后叶分泌的血管加压素对非妊娠子宫敏感,可以刺激子宫收缩,尤以月经来潮时为显,并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壁,使子宫血流减少。
4、身因素:与遗传因素也可能有关。精神紧张、抑郁、恐惧,以及痛阈较低者易引起痛经。
痛经属于祖国医学“经行腹痛”的范畴,最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创造性地提出瘀血为其基本病机以及创立了活血止痛的治疗法则,其对痛经症状和治法做了初步描写。接着是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月水来腹痛候》:“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至令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手太阳、少阴之经”,提出了痛经的病因病机。后来,明清时期《景岳全书·妇人规·经期腹痛》对本病辨证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宋代女科秘书》、《傅青主女科》等对本病治法及方药作了大量的探索。历代医家通过实践,为临床论治痛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痛经多因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虚损等原因所致。 北京福寿堂中医的王世龙主任 治肝郁肾虚的痛经 以益气养血、补肾疏肝、调经止痛 ,使气血充盈,肝木畅达,肾水得滋,冲任调和,而月经调畅,痛经自消。 痛经辨证首当识别痛证的属性,根据疼痛的时间、性质、部位及疼痛的程度,结合月经期、量、色、质及舌脉、兼证等辨别其寒、热、虚、实。 其他的证型的痛经通过辨证施治,效果显著。
痛经证治医案一则
孙某,女,33岁,2017年4月12日初诊:经行不畅,痛经,性冷淡,腰僵痛,畏寒,左侧曾经受过外伤,侧卧时僵痛尤甚,精神压力大,入睡困难,血压:90/60mmHg,子宫肌瘤2~3cm左右,纳可,大便时秘,小便调,面色晦滞,舌暗红,中有裂纹,左脉沉弦,右脉尺弱。
辨证:肝郁肾虚,冲任不调。
治法:疏肝补肾,调理冲任。
方药:柴胡10克,枳壳10克,炒白芍10克,生甘草10克,当归15克,女贞子10克,菟丝子10克,肉苁蓉10克,巴戟肉10克,川楝子8克,元胡12克,肉桂3克,蛇床子8克,益母草10克。14剂水煎服。
二诊 :经行仍不畅,痛经稍减,经色黑,性冷淡,腰僵痛,畏寒,侧卧时僵痛尤甚,入睡困难,血压:90/60mmHg,纳可,大便时秘,小便调,面色晦暗滞,舌暗红,中有裂纹,左脉沉弦,右脉尺弱。
以益气养血,疏肝调经为主治疗。
方药:太子参12克,生黄芪15克,当归12克,川芎9克,杭白芍15克,肉苁蓉12克,山萸肉15克,炮姜8克,桃仁10克,红花12克,醋元胡12克,醋莪术12克,益母草10克,桑葚子15克,墨旱莲12克,女贞子15克,炙甘草6克,14剂水煎服。
茶饮方:橘叶12克,小麦30克,素馨花12克,百合15克,绿萼梅10克,玫瑰花12克,醋香附10克,阿胶珠(烊化)4克,7剂代茶饮,2日1剂。
三诊 患者述服药后经行畅,经量多,经色正常,经行腹痛全消。诸症好转,面色转泽,舌淡红,苔薄,两脉小弦,守方再进7剂以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