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孕检的技术越来越发达,在胎儿时期就能测出是否残疾,很多家庭也依赖现在的科学技术,决定是否要生下可能不健康的孩子。
有的妈妈会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生下来,但也有的妈妈无法承受或者没有做好抚养的准备而选择放弃胎儿。
我们暂且不评论哪一种做法是负责任或者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先看一个事例,面对同样都有残疾的孩子,家长不同的做法带给孩子怎样不同的生活。
前两天在头条上看到这样一位妈妈:她自己患有先天性心手症候群,天生没有双臂,她不顾家人和丈夫的反对,执意生下了同样有这种遗传病的儿子,面对没有双臂的孩子,丈夫选择了离开,剩下母子俩生活艰难,但是这个孩子却在爸爸离开后由原先的自闭抑郁变得坚强勇敢,他还可以用脚弹吉他。他和妈妈一起勇敢的生活,双脚和别人的手一样灵活,甚至还学会了游泳,这确实需要惊人的毅力和勇气!
有网友评论,这位妈妈的自私,明知孩子有残疾还生下来,孩子活的卑微痛苦,永远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结婚生子也要面临巨大的挑战;也有网友欣赏和钦佩这位妈妈的做法,生下来并且教会孩子像她一样的勇敢面对生活。网友们对选择离开的爸爸也都表示理解和同情,他能接受妻子残疾却接受不了孩子残疾。他的离开,不仅没有给孩子打击反而让孩子更接受自己,要像妈妈一样勇敢,努力。
面对一个残疾的孩子,爸爸妈妈的心态不同,采取的做法不同,孩子他对自己的认知,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就会不同。
这位爸爸因为不能接受自己残疾的孩子,所以在生活中就会通过情绪、行为表现出来,他和妈妈的争吵,言语之间的传递,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不同的,自己是有缺陷的,并且自己是不被别人甚至是不被父亲接受的,父母亲的争吵也是因为自己不好造成的,所以孩子没有勇气面对别人的嘲笑,没有勇气面对生活,所以他胆小怯懦自闭。
在爸爸选择离开后,孩子接受到妈妈的爱,妈妈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也教会孩子如何面对生活。只要有勇气,多练习,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可以看书,吃饭,甚至是游泳和弹吉他。
也许有人会说,不管哪种情况,孩子都会自卑,在学校,在与其他小朋友相处时,孩子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他的自卑还怎么处理呢?
难道身体没有残疾,我们就不会感到自卑了吗?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认为,人人都会自卑,如果没有自卑我们的世界就不会发展成现在这样,不会有科学发明,不会有进步与变革,没有自卑就没有超越。
自卑感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人觉得自卑,对身高自卑,对相貌自卑,对家庭环境自卑,所以他们想要做的更好,通过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或者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弥补这种自卑与不足。
也有人因为自卑,裹足不前,用埋怨抱怨来宣告是生活辜负他,甚至用暴力或犯罪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种自卑情结是在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
先天不足的孩子也和我们一样,有同样的追求,一样要面对生活的各种状况,都需要努力和坚持才能达到目标,我们并没有什么可以有的优越感。我们这一生,只能自己和自己比较,今天比昨天进步,明天比今天更好,不需要和其他人比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