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从小学毕业,考取初中而即将成为一个中学生的时候,做家长的心中总是充满着喜悦和希望。那么应该怎样做好进入初中后孩子的教育呢?这是许多进入初中学生的家长关心的问题。这里我们根据初中生的三个教学年级段,介绍一些家庭教育上应该注意的问题。初一学生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新”字:向往新的生活,充满新的希望,面临新的困难。孩子们在进入中学以后,自己感到长大了,已经是个“大人”了,他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父母、亲戚的心目中,都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们家长,应该充分注意孩子的这些变化,家庭教育也要相应地跟上这一变化。
首先应该把他们当一个中学生来对待,在教育时,要更多地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愿望,逐步扩大他们在家庭中的发言权,帮助孩子开始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思想,同时要与学校配合,珍惜和爱护孩子进入初中时的一些良好特点,并使之充分发扬,为孩子创造一点适应中学学习的条件、帮助孩子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家长还应该开始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活动能力,使他们逐步克服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初二年级是孩子即将告别少年进入青年初期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活动性最大,最不稳定,变化最大,也是最需要教育的时期。
家庭教育关键在于巩固发扬由他们年龄决定的各个积极因素,帮助克服各种消极因素。有的孩子,过去一贯学习很好,由于这个时期不抓紧而落伍掉队了,这是屡见不鲜的。在这个阶段,当学校向学生提出各种教育要求时,家长应尽可能地给予配合和支持,千万不能放任自流。进入初三以后,孩子开始步入青年初期,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因为初三学生即将初中毕业,在他们面前,摆着高中、中专、技校、职校等不同前途的选择,这次选择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这在他们思想上和心理上都会引起很大的震动。这时学生的基本特点:一是在思想上比较明确地考虑到今天的学习与将来的前途,职业的关系,因而他们心理上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学习基础差的,感到时间紧迫,心情紧张,表现的很苦恼,信心不足,还有一些人完全缺乏信心,自暴自弃。二是年龄、知识和经验的增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比较自信,不大乐意接受现成的结论,喜欢自己思考和寻找答案,而且总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他们对老师和家长的一般化的教育,往往是你讲你的,我做我的,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三是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思想方法片面,看问题易走极端。思想容易脱离实际,好高务远。四是身体发育进入青春期,性机能日趋成熟。对异性由爱慕转入初恋,容易出现早恋现象。这些都应引起家长们的足够注意。
在这个阶段,由于即将毕业,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多了,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也日益增长。这是家、校相互配合,加强教育的好机会。家长除了鼓励孩子继续保持政治上、思想上的上进心外,还应对他们进行“职业理想”为中心的理想教育。并针对他们的具体特点,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具体指导,各种教育更要注意亲切感和平等感。总而言之,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家长的教育责任更重了。做父母的对孩子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管得太多太细,这就要求家长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的科学原理和艺术方法。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