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病”,我们必定想到“健康”。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从这句最常用的祝福语中,便可看出健康的重要。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可什么才叫做健康呢?大部分的人可能会回答:“无病无灾,身体棒棒,吃嘛嘛香。”
其实,健康的含义远不止于此。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作出了这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换句话来说,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那,心理健康的判定标准又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心理健康的一些常用的判断标准:
1.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
2.是否了解自己,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
3.自身理想是否符合实际(如果成年人还整天幻想着自己变成奥特曼,肯定不健康)
4.与是否与外界保持良好的接触
5.自己的个性是否健全和谐
6.是否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7.是否能适度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表达与发泄
……
然而,就如同我们的身体很难一直保持健康,难免生些小病一样,心理难免也会“生些小病”。
而影响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外部社会环境。
比如,当我们因为考试失败被老师痛骂时,我们的情绪十分低落,自尊感降低,挫败感强烈。导致我们在近一段时期内心情糟糕;或是当身边的亲人离世,巨大的悲痛让我们无法自拔,导致我们在一段时间内萎靡不振,无法集中注意力。
身体上生了病,我们便自己调养或是寻找医生。同样地,心理上的病,我们也可以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对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的反应,以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在一段时间内便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调整到心理健康的状态。而有的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回到心理健康状态。到这个时候,便是时候去寻找心理医生了。
然而,许多人却将“看心理医生”和“精神病”等同,认为只要去看心理医生就是得了精神病,因而非常忌讳去进行心理治疗。这是大错特错。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调适,不能解决,久而久之,极有可能演变为精神病。早期去看心理医生,便是为了防止情况恶化,这与身体病了看病是一样的道理。
“看心理医生”≠“精神病”
可别再误解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