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韩国明星金钟铉疑因抑郁症自杀”话题一直占据着热门话题榜。这让我想起了,去年9月份同样疑因抑郁症自杀身亡的国内明星乔任梁。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近几年来,明星患上抑郁症的消息越来越频繁。难道是现在的明星心理都太脆弱了吗?并不是,明星、演员、社会名流、高官一直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
只不过,以前大众对抑郁症并不熟悉,甚至带有偏见;很多病人自己也不愿承认患有抑郁症。所以,以前并不是没有,只是一直被忽视。
作为精神心理方面的大夫和专家,我认为有必要借此发表专业声音,分析一下如何避免这种悲剧,希望引起演员和大众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正视和重视。
演员难从角色中抽离而患病
导致抑郁症的病因有很多,乔任梁和金钟铉的实际病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不能忽视,报道称乔拍了电影《死亡邮件》后经常失眠,那时或已患上了抑郁症。这个细节让我想起了同样因抑郁症自杀的一代巨星张国荣。张国荣患上抑郁症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张国荣因为拍摄电影后,难以从戏中剧情、角色和状态中走出来,因此得了抑郁症。
对于很多优秀的演员来说,他们自我要求极高,在演戏时需要投入真实情感,要走进所扮演角色的内心世界,甚至那段时间要借助这个角色的状态来生活,才能把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这些角色的扮演可能唤醒或引发了演员内心深处的创伤,不亚于伤口撒盐。
对于这些演员,如果拍摄时间比较长,他们又极度投入角色的话,很容易进入难以界别自己的生活和所饰演角色的状态。如果该角色是悲剧性的,那么他也长期沉浸在悲痛中,沉浸的时间长了,这种负性情绪就跟这个角色建立了牢固的条件发射。
电影或电视剧拍摄完毕后,这个牢固的条件反射并不易被消除掉,甚至不断被强化,演员便一直还处于角色状态,难以抽离而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最终很可能导致出现抑郁症。
张国荣和乔任梁很有可能存在类似问题。我建议,对这些演戏后仍难以从角色中抽离的演员,应该接受心理治疗,将上述提及的条件反射消除掉,帮助他们摆脱所饰演角色带来的负性情绪。
其实,这种职业病在很多行业都很常见。比如警察,他们执行任务时,为了保全人质要向歹徒开枪,甚至杀死歹徒。相关部门一般都会为这些警察提供事后心理干预,消除负性情绪。
极高的人气背后是极重的压力
除了演员之外,很多人气极高的歌手、主持人也经常面临高压。他们常常背负这长千上万个粉丝的期待,其一举一动都被放在聚光灯下。虽然,这些关注中大部分都是赞美的、善意的,但也不乏批评、攻击、甚至人格侮辱的表达。
很多人觉得做演员、做大明星光鲜得很,可他们在拍戏中所承受的、由角色带来的负性情绪给生活带来的痛苦,其实是平常人难以想象的。
如果,这位明星本身的性格要强,凡事追求完美、周到,对自己或别人都要求极高。那么他面对这种压力和责备时,会非常焦虑、自卑,总想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可总是不如他所想。
而且,患有抑郁症的明星往往是“微笑型抑郁症”。可能为了维护形象,在大众前他们要表现得乐观,开朗,这是“微笑型抑郁症”典型表现。内心痛苦,但强颜欢笑,这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压力。
抑郁症重在重视和预防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性,从精神心理专业来讲,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患者要勇于寻求规范、专业、系统的治疗。
我不得不指出,目前国内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有很大不足。医院里的精神科大夫通常是单纯的药物治疗,忽视疾病背后的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往往是只看“病”,不看“人”;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往往只会浅层的心理咨询,干预力度太弱。
真正较科学的治疗,应该是系统化、高效化、专业化和人性化的治疗,尤其是需要深度心理干预。我在临床中做了大量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这些精神心理疾病都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辅以药物和家庭治疗来治愈的。
金钟铉已经去世,死者为大,我们要尊重他。我想讨论这个事件不是为了八卦他的隐私,而是想大家能在从中做一些反省,如何改善和避免。希望他的去世让大众和娱乐圈明星更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他的悲剧能让更多人正视心理问题并寻求帮助,对于已在天堂的他来说,或许也是一种抚慰。
我特别喜欢台湾圣严法师的八字箴言:面对,接受,处理,放下。希望大家能利用这八字箴言,冷静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对于智者而言,每一次打击或者挫折都是灵魂难得的自我提升的机遇。
(本文为广州日辉成瘾和心理治疗中心何日辉主任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