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益阳弑师……诸多事件背后的孩子心里话,您读懂了吗

作者: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 2017-12-21阅读:4510次

画中读“ 话”,以绘画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对很多学生而言,轻松且有趣。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刘大桂说:“图画心理是互动的,好多含意在提问中就完成了。学生在进行心理咨询时普遍具有防御心理,大多数人不愿将心里的困惑说出来,选择画画的方式是想知道有没有人了解自己,而学生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又会通过绘画投射到纸上,画即是话,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心理问题。”近日,针对湖南益阳学生弑师、校园欺凌频发等现象,刘大桂结合自己丰富的绘画心理分析实践经验,接受《教育家》杂志记者专访,剖析了当下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及对心理问题的疏导策略。

校园欺凌、益阳弑师……诸多事件背后的孩子心里话,您读懂了吗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限定于专职教师”

记者:现今中小学生容易产生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大桂: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包括安全感不足、自信心低下、压力与焦虑、厌学与嫉妒等。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学校教育层面,如重智轻德分数至上,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挫败等;课业压力大,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等;教师教育方式的不得当,学生容易产生挫伤自信心、对抗情绪等。第二,家庭教育层面,由于社会竞争过大、生活压力过重,有的父母不得不将小孩寄养在老人、亲戚家,或交给保姆;另外,还有频繁搬家、转学等,都可能导致孩子的安全感缺失;家长教育方式失当、对孩子缺乏关心、母爱,孩子易形成冷漠、怀疑、仇视的心理;家长过分溺爱子卑、孤僻的性格,甚至是反抗、粗暴的性格。第三,社会生活环境层面,如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内容传播,也是他们误入歧途的原因。

记者:在家庭方面,父母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走近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

刘大桂:在家庭方面,父母要注意子女的责任意识和习惯养成,注意孩子身心方面的引导和陪伴;学习家庭教育的理念,在发现孩子心理问题时,能够积极正向地支持和引导孩子;家长们应该尝试多和孩子聊聊学习以外的话题,尊重孩子的想法,多提建议、少做决定,与孩子保持和谐畅通的交流;同时,注意身教胜于言传,因材施教。

校园欺凌、益阳弑师……诸多事件背后的孩子心里话,您读懂了吗

平时要“多看、多听、多聊”

记者:您曾说“画即是话”,绘画能够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据您多年的工作经验,能够体现出学生心理困惑的画作,大多会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形态?

刘大桂:画面过大与性格外向、自信、攻击等有关,画面过小与安全感、不自信、隐藏等有关;线条或构图十分凌乱说明目前情绪不佳或混乱;画面整体呈现出异常冷清萧条、缺乏生气与情绪低落、抑郁等有关;出现过多过重的冷色,代表画者的情绪压抑;绘画越是将某种色彩反复加重,一次次重复勾画,越反映出焦虑的情绪;情绪越强烈或绘画者对情绪的控制水平越低,越倾向于选择多种色彩;绘画中色彩搭配越反常,出现严重有悖逻辑的事物,越违反常理,反映绘画者心理健康程度越差;绘画越是暖色调,代表画者的情绪越健康。

记者:您被人们称为“画心”老师,通过图画来观察别人的内心,您会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心里问题进行疏导?

刘大桂:我既用图画来分析画者的心理,同时也用图画来疏导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方案,通过图画的主题、内容、色彩,结合语言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走出困境。例如:在学校讲心理健康—自信心调整时,就要求他们将图画画面画得大些,笔压重些,用色较明快些;画一幅过去成功(成功无论大小)的场面,越详细越好,用鲜艳的颜色着色就更好了,可放在床头,每天看看;还可以用笔划竖线,越直真好,长度在3 ~ 5厘米左右,每天3 ~ 5分钟,持续3个月左右会有明显效果。

记者: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及时地发现潜藏在学生内心的负面心理,在学校,教师应该怎样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通常会有哪些表现?

刘大桂:学生一旦心理出现问题,通常都会有一些反常的行为表现。如:在学习上消极应付,在情绪上大起大落,遇到问题时会走极端,出现挫折时会破罐子破摔等。作为教师,平时要做到注意“三多”:第一,多看——学生的表现;第二,多听——学生的反馈;第三,多聊——常常与家长、其他老师和学生们沟通。

校园欺凌、益阳弑师……诸多事件背后的孩子心里话,您读懂了吗

消极情绪有效释放助益健康

记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频出,您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让他们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疏导,避免走上极端?

刘大桂:经常做深呼吸,既有助健康,也能获得内心的平静;通过运动、音乐等自己喜爱的形式调节、放松;学会倾诉;用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写日记,这不仅有助于情绪的释放,也是对自我情绪情感、内心想法的梳理;通过图画场景的模拟,进行释放、表达,建立新的认知和行为方法,继而将所发展出的新的理念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改变极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记者:近日,湖南省益阳发生学生弑师事件,您认为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过激的行为?您觉得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该如何预防此类事件发生?

刘大桂:据悉,该生学习成绩优异,但平时性格内向,不太合群,有同学用“ 孤傲”来形容他。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易出现过激行为的往往有两种人。一是个性张扬,易冲动的人;二是性格内向,“极老实”的人。罗某显然属于后者。性格过于内向的人通常不善于表达,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平时没有什么朋友,遇事闷在心里,久而久之,终有一天会因内在压力过大而爆发。所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除了引导学生学习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外,也要鼓励他们学习通过运动、音乐、涂鸦等方式释放情绪,学会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在抓好文化、生理和心理的同时,家长的教育也一定要列上议式日程,学校还要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老师,应该自觉提高身心素质,学校在给老师减负的同时,要对老师进行培训,让他们知晓普通心理问题、特殊心理问题,紧急情况如何处置等。心理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同时也应该关注老师。

记者:校园欺凌事件中,您认为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

刘大桂:暴力倾向的学生通常是因为受到过类似的对待或情感上缺少滋养,所以除了观念和行为上的引导,还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与关爱,一步步帮助他们学会正确表达,合理宣泄,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图画团体辅导,对人格结构和情绪状态进行普查,进而对于特殊人格,通过心理健康联络员(也叫心理委员)及时关注动态和需求,用图画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正面评价自己,正视现实和压力,在咨询的过程中引导其掌握良好的应对技巧,改变认知行为,保持心理平衡。

记者:您认为,青少年该怎样预防心理疾病,在阳光下成长?

刘大桂:首先要让他们懂得客观评价自己,有客观明确的生活目标,不苛求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这样才能在快乐的情绪中健康成长;其次,帮助他们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三是培养缓解压力的能力,认识情绪,管理情绪,从正向来认识和理解自身和他人的情绪,这样,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冷静积极地处理;四是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考虑问题,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五是要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加活动,在生活、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我发展的自律自主的意识。

本文节选自《教育家》杂志2017年12月刊,完整版及更多精彩文章,可关注、购买《教育家》杂志,或关注官方微信:光明社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