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几岁后才能胜任单独过马路? 心理学家这个回答该重视

作者:幼儿说 2017-07-02阅读:3210次

【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胜任”跟“能过”不是同一回事哦。

记得有一年,我带着当时5岁的小侄子过马路,路上的车很多,我们站在路边等。而身旁有一位跟侄子差不多年龄的小男孩却径直往马路中间走去,被路上司机“哔哔叭叭”地按喇叭,还差点被一辆红色的小汽车撞到了,红色小汽车的女司机当时正在打电话。因为担心出意外,他妈妈也往马路中间冲赶上了他。过了马路后,那位妈妈非常生气地训斥:“你难道没看到这么多车吗?”

小男孩点头说:“看到了。”

“看到了为什么还要走进马路呢?”

“因为我看见了车里的司机了呀……”

小男孩的妈妈觉得孩子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乱说话,是故意不听话,最后还要惩罚小男孩。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John H. Flavell提醒,6,7岁前的孩子,他们只有非常简化的心理理论。具体如何简单?幼儿说先跟你举一些小事例。

事例1:

差不多6岁的木木跟妈妈在小区里散步,木木一边走一边抬头看头顶上的月亮。突然,木木惊喜地告诉妈妈:“妈妈妈妈,月亮是我的好朋友,它总是跟着我走,我走到哪里,它便跟到哪里……”

妈妈试图纠正:“不对,月亮不会跟着人走。”

木木坚持地想说服妈妈:“是真的,你看,我走到哪里,它便走到哪里!”

事例2:

4岁的丫丫跟爸爸捉迷藏,她把头藏在了被子里,屁屁和腿露在了外面,爸爸说这孩子太笨了,这不叫捉迷藏,而该叫“掩耳盗铃”。

事例3:

8岁的哥哥要作弄3岁的小菜,他拿着一个糖果盒子到小菜面前,小菜很高兴,迫不及待地想揭开糖果盒子吃糖,当她打开了糖果盒子,发现里面没有糖果,只有几块小石头,便感到很失望。

8岁的哥哥接着怂恿小菜去作弄爸爸,小菜摇头,哥哥问为什么,小菜说“爸爸早知道”。哥哥感到疑惑不解,自己刚把几块小石头放进去的,为什么爸爸会知道。当哥哥自己拿着糖果盒子到爸爸面前,爸爸真的也被作弄了。

为什么小菜说“爸爸早知道”?

原因在于,小菜知道盒子里没有糖果只有石头,她认为自己知道了其他人也都知道了。这便是John H. Flavell所说的6,7岁前儿童简化的心理——自我中心,这些孩子自我地认为,自己知道的,别人肯定知道;自己看到的,别人也看到;他们认为别人有跟自己一模一样的视觉。

最值得一提的是皮亚杰的三山实验。幼儿说换一种方式给大家形象化地描述一下孩子在试验中的表现。

话说有一座山,山脚下是成群的鸭子,山腰中是成群的山羊,山顶是成群的大雁。小明在山脚,小福在山腰,小白在山顶。

这时实验人员问小明:“你在山上看到了什么?”

小明回答:“鸭子”。

实验人员:“你觉得小福在山上看到什么?”

小明回答:“鸭子”。

实验人员又问:“你觉得小白在山上看到什么?”

小明还是回答:“鸭子”。

这便是典型的儿童简化的心理——自我中心。

为什么7岁以下的孩子独自过马路会危险?

因为他们的思维还处在简化心理阶段,他们以为,自己看到了马路上的司机,司机也肯定能看得见他们,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看到了司机,司机却看不到他们。并且他们还缺乏根据车辆的速度和距离估算车辆到达时间的能力,所以即使孩子上小学的6,7岁的年龄,父母仍旧不能放任孩子单独过马路。(当然,这个7岁是平均年龄,非绝对年龄,即使成人过马路也存在安全隐患,只不过是7岁前危险几率会更大。)

2015年南京市交管部门曾公布过一项数据,说2014年12岁以下儿童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的儿童,其中3岁、6岁占大多数,说到底是父母们的错啊。所以让孩子死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可以说是孩子的一道安全屏障。

《塔木德》里有个故事:

两个人爬进烟囱清理烟灰,一位叫阿呆,一位叫阿瓜,工作完两人还要参加一个party。清理完出来之后,阿瓜脸上黑漆漆满是烟灰,阿呆脸上干净。阿呆赶紧洗脸,而阿瓜却说不用洗,顶着一张黑脸去了party。阿呆对阿瓜的行为难以理解。

不理解7岁前儿童简化心理的父母,不就是那些阿呆们吗?因为阿瓜看到阿呆脸上干净,还以为自己脸上也干净啊!所以,养育孩子,不是养活孩子,不是一项粗活儿啊。

本文关键字:心理发育、简化心理、儿童心理、自我中心、幼儿教育、家庭早教

幼儿说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二胎妈妈、专注亲子心理学,从儿子的故事书模仿来的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