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条治疗抑郁症的“发带”, 能否解全球3亿患者之苦? |潮科技

作者:36氪 2017-07-02阅读:2092次

作者| 石筱玉

编辑| 傅博

对大多数人来说,抑郁症是一种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疾病。其实,抑郁症离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远。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发病率超过4.2%。而在中国,最保守的估计也将抑郁症的患者人数定为5400万。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由于抑郁症的私密性,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能够得到医疗帮助。身边并未经历过心理疾病的人们甚至会指责抑郁症患者自卑、懦弱、胆小,认为他们的症状不值一提,从而也阻止了不少抑郁症患者寻求帮助的脚步。

正因为如此,政治家丘吉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演员奥黛丽·赫本等世界名流都曾受抑郁症困扰;海子、张国荣、喜剧明星罗宾·威廉姆斯等人甚至因为抑郁症失去了生命。

韩国可穿戴设备公司Ybrain设计的这一头戴设备名叫Mindd,重量仅为150克,形似一条窄窄的发带。

不过,在佩戴这个“发带”后,使用者的额叶将会感觉到设备发出的经颅直流电刺激(delivers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发明者们相信这一刺激能够大大减缓使用者的抑郁症症状。

Ybrain成立于2013年,由来自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三位工程师共同创立,目标是设计出能治疗老年痴呆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可穿戴设备。研究者们开发Mindd的初衷很简单:由于额叶的活性下降与抑郁症症状紧密关联,Mindd直接使用微弱电流刺激大脑额叶,以增加其活动。

Mindd与使用者额头接触的部分有一个浸泡过盐溶液的吸收垫,以用来传导电流。开发者们称,使用时会有一种刺痒感,但并不会带来太大不适。最终,设备释放电流的20%左右将到达额叶区域。

目前,Ybrain已融资102亿韩元(约6117万人民币),并准备好将Mindd推向市场。

Mindd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在家中进行使用,在某种意义上避免了抑郁症患者的“求医之苦”。

尽管如此,Ybrain并不希望将医生们隔离在这个过程之外。Ybrain的研究者们为Mindd设计了一个配套的app,能够收集用户的睡眠质量、设备使用时长等信息,并发送给设定好的医生。

Ybrain的创始人之一、CEO Lee Ki-won坚信这个app会改变医生与患者的互动方式。他在The Korea Herald的采访中表示:

“Mindd自动收集的这些信息原本需要依靠患者主动记录。这样一来,我们希望能够提升(抑郁症的)治疗成效。”

Ybrain公司CEO Lee Ki-won在产品原型前。

在Mindd这一有辅助治疗作用的头戴设备之前,日本、美国等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早已希望能够通过可穿戴设备解开使用者的“情绪密码”。这些研究者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这些识别用户情绪的可穿戴设备能够给用户提供“预警”,从而规避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

今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CES)上,一只名叫SenceBand的智能手环就斩获了“可穿戴设备”和“健身、运动和生物技术”两项创新大奖。

SenceBand希望能够通过用户体征判断其情绪。但和大部分测量脉搏的“低精度”可穿戴设备不同的是,SenseBand能够精确测量用户的心电图,并能在用户“心态爆炸”的时刻提醒用户及时转变心情、远离让自己烦躁的任务。

SenceBand的宣传图。使用SenceBand是不是能让你的一天变得元气满满呢?

在今年三月,日本制药公司武田会社(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和在线医疗平台Cognition Kit也进行了抑郁情绪识别的相关合作。他们设计的app将搭载Apple Watch,能够随时随地检测使用者的认知状态与抑郁状态。此外,类似的“情绪检测设备”还有密歇根大学与贝尔实验室合作的“It”,加拿大初创公司InteraXon设计的“Muse”等等。

不过, 由于Mindd能够进行生理性干预,因此它在目前辅助治疗抑郁症的设备中是最先进的。到目前为止,Ybrain已经在首尔及首尔之外的12家大型医院中部署了Mindd。Ybrain今年的目标是在大约150家韩国医院里推广这种设备,让产品接触至少3000名患者。

此外,Ybrain也希望在2019年前拿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审批。哈佛大学医学院也已组织一个由500名抑郁症患者参加的评估,以探究Mindd的临床效果。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接触抑郁症相关的治疗;但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以Mindd为代表的辅助治疗设备能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加他们面对生活的勇气。

希望我们作为“幸运的大多数”,能够给予抑郁症患者更多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