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优越感从何而来?三条心理学技巧帮你提升优越感|建立自我

作者:小麦心理 2018-01-02阅读:2917次

今天我们来谈谈优越感。

人类的优越感从何而来?三条心理学技巧帮你提升优越感|建立自我

优越感是什么?

所谓优越感,是指人的优胜,超越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一般是指自以为在生理方面(体形、相貌或体力等)、心理方面(智力、知识、技能等),以及其他方面强于别人、优于别人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总目标是追求"优越性",是要摆脱自卑感以求得到优越感。具有优越感的人,常常容易以不适当的方式(如高傲、固执、自我欣赏等)表现出这种心理状态。

艾芜在《百炼成钢》第十三章中写道,因为爱谈别人的缺点,自己就容易不虚心,发生优越感。

杨朔在《我的改造》中说:"自己搞文艺,自然也就不同凡响了。于是表现在外面的言语举动不自觉地带着一种优越感。"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塑造的“女儿形象”通过鄙视自己的母亲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

人的优越感其实是没有穷尽的,因为人总会不断地挖掘出自己的优越之处并从中咀嚼幸福的滋味。人类从来都是在比较中进步的,在比较中自寻烦恼,也在比较中自我安慰,这优越感便是人们自我安慰的良药。

优越感可以是来自职业的优越感,可以是来自文化层次的优越感,可以是来自财富的优越感,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活动让人类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是高人一等的,并以此来证明的自己的存在感。

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优越感呢?

平心而论,每个人都会产生优越感,就像优于平均效应一样,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优于平均水平。比别人成绩好,会产生优越感;比别人长得好看,会产生优越感;比别人有钱,会产生优越感。优越感在一般情况下是无伤大雅的,但当个体过分的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并且将自己的优越感建立在贬低别人、诋毁别人的基础之上,这就会令人厌烦了。

相信我们都听过一句话“越是没有什么,才越显摆什么”。优越感是来自那些事事都比人强的人吗?一部分是,而另外一部分是来自那些不如别人的人,是心理上的“弱者”,才需要挖掘自己的一些看似优秀的品质来与别人比较,等到挖掘到一些东西时,就迫不及待的表现出来,好像这样就能掩盖自己的心虚与羸弱。

弱者流露出的“优越感”或许被视为荒唐的"精神胜利法",阿Q是中国旧社会民众的一个缩影,不愿承认他人比自己强。其实阿Q体现的人性是盲目的妄自尊大,他即使是爱劳动的、能干的,凭这点也是可以得到他人的尊重的。但阿Q不行,他非得要一些“不切实际”的夸赞,总是自以为将来“我的儿子会阔的多”,这些荒诞的信念都说明了他的自尊有些超乎常态了。

真正的昂贵的人生,是不需要优越感来装饰的。这点在许多名家大家身上体现的尤为淋漓尽致。

人类的优越感从何而来?三条心理学技巧帮你提升优越感|建立自我

爱因斯坦,没人能否定他对于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智商超群,硕果累累,他应该比谁都有资格展现优越感吧。但并没有,他非常朴素地认为,他的创造性的心理活动是被"单调和清静生活"激发出来的。他说:"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豪华--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他认为那是一种"猪栏的理想"。他非常注意讲良心。他说:"我的生活竟是建筑在我的同胞们如此大量的劳动之上,这种想法常常使我感到沉重。因此我深深知道我对他们所应负的义务。"

香港女作家李碧华,你可能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她的作品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霸王别姬》、《胭脂扣》、《青蛇》、《饺子》等等。李碧华的笔调独具一格,写情写的离奇、诡异、凄艳。是“新女性主义视角”的代表作家。但她为人极其低调,套用一句话就是,“她从未在江湖,江湖上却流传着她的传说。”

她从不在大庭广众前抛头露面,坚持不公开照片、身世、年龄、容貌不详。她曾说“别那么好奇我的面貌,我是那种摆到人群里,不容易特别被认出来的样子,没什么好描述的。和外界的人和事保持适当的距离,对我来说是好的,不老记挂着自己的影响力,不去想有多少人正在看你写的文字,不至于动不动就把自己当成苦海明灯,方才真可以潇潇洒洒地写。”

面对人生,她有着一份疏离的冷静,她说藏比露好,谁也别把自己看的太重要。

我们无需猜测她的真实世界是如何如何,只能想象其内心,应当是真的富足满溢吧。根本无需表现自己是否优越,因为她的心灵足够支撑自己享受生活与创作。

杨绛先生在自己一百岁时写过一篇《一百岁感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人类的优越感从何而来?三条心理学技巧帮你提升优越感|建立自我

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优越感,帮你提升优越感,并非精神胜利法,而是从根本的心理机制出发,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与心理容量。

提升优越感的3个tips

建立积极的镜像自我

镜像自我的概念最早是由被誉为“法国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大师拉康·雅克提出的。他认为,我们时常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对自己的评价。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犹如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不仅能够反映出经过它面前人的服饰、容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态度、性格。人与人可以互相作为镜子,照出彼此的形象。

镜像自我有三层涵义:第一层,我以为别人看的我什么,这并不一定就是别人真的看的我这些,而是我自己以为他看到了;第二层:我以为别人看的我这些后会有什么想法,这也并不真的就是别人有的想法,而是我以为他有的想法,是我根据他的外在行为进行的猜测。第三层:我对我以为的别人的想法有什么想法,这是我对别人的想法做出的反应。

从这三层涵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镜像自我是基于我们自己内心的猜测和评价。镜像自我的核心内容就是反思评价,即个体对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知觉,也就是个体推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另外两部分内容是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个体经常把反思评价当做是他人的实际评价,就出现了心理的不平衡状态。

而其根源又在于自我评价与反思评价的不匹配。自我评价是我们如何评价自己。当对自己没有准确的评价时,也会曲解他人的评价,从而出现错误的反思评价。个体的自我评价与实际评价差别越大,个体就越无法接受,特指自我评价很高,但实际评价很差时。

在这点上,就需要我们好好利用镜像自我,建立积极的镜像自我,来提升自己内心的优越感。

不去想象别人怎么想你,当我们在一个群体中和周围的人接触时,我们会察觉到别人对我们言行的反应,也会不自觉地扮演对方,以想象对方如何看我们。这些猜想会影响(但不决定)我们如何看自己。但是,猜想不意味着要接受和认同。一个自信心强的人即使别人在看扁自己,也可能只是一笑置之。

所以要建立积极的镜像自我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准确的自我认知与自信心。如果你是有孩子的人,就不能轻易的否定TA,“你怎么这么笨”之类的话就会让TA形成这样的镜像自我,在以后的成长中就会认为别人都觉得自己很笨,会严重打击其自信。对于成年人,同龄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经常会过分认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忽略的自己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认知的改变和修正。

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来的,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也就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一般而言有四种,一是以往的成败经验,这个因素的影响是最大的,成功的经验可以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失败就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尤其是当个体尚未形成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之前。二是替代性经验,如果人们看到跟自己相似的人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他们就会相信自己也有能力成功。相反,对失败者的观察会使个体怀疑自己进行相似活动的能力,进而降低动机水平。三是社会劝说,当人们被劝说他们拥有完成任务和工作的能力时,他们更有可能投入更多的努力和毅力坚持下来。四是情绪状况和生理唤醒,人们往往将受到的压力视为是业绩不良的征兆,而把耐力活动中的疲惫感和疼痛感看做是生理缺陷,同时,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而消极的情绪会削弱自我效能感。

所以需要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1、选择一些你认为能做好的事,而不要选择那些自己都感觉完成不了的事情。多次的成功能帮助你培养一种信念,那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随着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你慢慢就可以解决那些曾经让你畏缩的棘手问题了。

2、将过去的表现与现在的情况区分开。以往屡次的失败或许让你觉得有些事情是你做不了的,但一定要时刻告诉自己:以往的失败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你又重新满怀着信心和成就感。

3、密切关注你的成功。有些人往往只记住自己的失败而不是那些成功的经历。

4、保持手写记录以便你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成功。倘若一个学生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他只坚持了4天,第5天就将计划抛到一边,那么,他就不应该这样想:“我失败了,我根本坚持不下去。”这个说法不准确,因为事实上,这个学生80%的时间都是成功的(5天中有4天坚持了这个学习计划)。

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

高自尊的人懂得尊重别人,懂得照顾自己,懂得如何让心灵成长的人,而低自尊的人要强,怕别人说自己不好,处处“要强”。

自尊水平高的个体倾向于问题解决和求助的应对方式,遇到挫折时,通常自律严谨,认为成功决定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会对自己有一系列的正面评价,认为自己表现比较出色;即使没有能力应付当前的问题,因其正向的、好的自我评价,因此也不会不好意思向别人寻求帮助。通常TA们会以积极的方式表现自己。

1、设置适当的目标和计划。

成功有很多的制约因素,有时候我们觉得成功很难,这个时候,我们要意识到是否需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这样,一个小的成功就能让我们惊喜不已,进而激发我们追求更大的成功。适度的目标才有强烈的激励作用,假如一个人的抱负水平低,他固然容易达到目标,但是那种成就并不能给他带来满足感,对于增强他的自信心,提高他的自尊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他的身心潜能没有得到发挥,处于埋没状态,就会空虚、苦闷,如果抱负过高,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虽然他会全力以赴,但依然会感觉力不从心,如果最终未能实现目标,挫败感就会产生,使得他的自尊水平降低。

2、打破负面的预期

低自尊会让人容易做出负面的预期。低自尊的人常常将预期混淆为现实,于是为负面结果的可能性焦虑不已。我们恐惧的不是让我们恐惧的事情,而是恐惧这种心理。所以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只是我们给予了太多负面的预期,而心生恐惧,与低自尊水平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替代性想法的训练,当你把结局想的很糟糕时,试试用其他的替代性想法。比如说感觉自己搞砸了某事,设想了一系列的负面预期,可以试着想想“应该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事情没有那么糟糕”。

最后想说,优越感不是你比别人高多少,而是你比过去的自己高多少。

优越感来自精神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