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28日,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教育财政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国科大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全国教育财政领域的研究者、决策者和实践者共三百余人共聚北京,就教育财政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对话与研讨。
西南财经大学甘黎:仅仅提高教育投入不足以提高教育质量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黎教授首先进行了题为“经济增长困境与教育质量改善”的主旨演讲。
甘黎教授认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是机会不均,而不是收入不均。他认为,收入严重不均是中国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甘黎教授指出,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实施激励相容的扶贫政策。他提出,仅仅提高教育投入不足以提高教育质量。
他介绍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开展多年的“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这一改善教育质量的田野实验。与传统的希望小学建造学校、提供更好的教学设备这种供给方资助不同,“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以家庭子女教育为目标,实施有条件的现金补助,给家长和学生提供更高的教育激励,让他们有更高的教育需求,通过改变学生行为提高了学习成绩。
上海大学张平伟: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生培养成本模型上海大学原总经济师张平伟教授做了“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测算与高校投入机制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生培养成本模型”的主旨演讲。
张平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就困惑学界多年的教育成本测算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张平伟教授主持研发了功能全面的大数据收集平台,消除了高校内部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收集了覆盖人力资源、薪资、设备、房产、学生课程等方面的130多万条数据。
基于这些数据,张平伟教授设计了对高校生均培养成本进行精细化测量的方法,其核心步骤包括细致梳理成本要素、精准分类成本对象、合理扣除无关成本、立体式加和汇总成本等。
此外,张教授及其团队还应用大数据分析软件FineReport及可视化工具D3.js开发了一系列炫酷的数据可视化模块。利用这些模块,既可以从学院、学科等层面对某一所大学的生均成本进行生动描述,又可以清晰地对比不同高校的生均成本特征。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王志刚:未来财政体制改革的走向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刚研究员做了题为“未来财政体制改革的走向”的主旨演讲。王志刚研究员认为,在过去五年间,我国的财政改革卓有成效。
主要体现在:现代预算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税收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结构不断优化;严控新设专项,清理整合已有专项;加强了中央与地方预算管理的衔接。
在总结财政改革成就基础上,王志刚研究员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我国财政体制的现状:
从财政分权的视角考察,地方事权不断扩大而财权几乎不变。
共享税收入占比达到75%左右。
实行支出共担、以地方为主的结构性分权。中央本级支出比例不高。在地方支出结构中,县级是支出比例最高的,而且有持续上升的势头。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错乱”。部分原本应由中央政府承担的事务由地方政府来承担,而部分原本属于地方政府的事务却由中央政府承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的事务过多。
人均财政收支差异凸显转移支付的重要性。2016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总额达到5.9万亿,同比增长7.8%。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为53.6%。
关于未来财政体制改革,他提出,应根据十九大报告的要求,重视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于中央地方财政关系,权责清晰是前提,财力协调是保障,区域均衡是方向。二是对于预算制度,应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三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他还专门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同时强调要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北大财政所魏易: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报告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魏易最后做了“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报告”。
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是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型调查,2017年由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合作进行了第一轮调查。调查内容包括0-6岁幼儿,6-16岁及16岁以上在校学生的在读情况、入学选择、家庭教育支出和政府补贴情况。
其中,家庭教育支出主要包括校内教育支出和校外教育支出两部分。基于对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魏易博士后报告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发现,指出我国家庭教育支出水平和规模均处在较高的水平,且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平均教育支出负担率为11.9%,其中农村10.6%,城镇为14.3%。她还详细报告了各个教育阶段校内外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中小学生学科校外教育参与率和兴趣类校外教育参与率、平均费用和市场规模估算等结果。
据本次调查数据估算,2016年下学期和2017年上学期,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总体规模约19042.6亿,占2016年GDP比重达2.48%,远高于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中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1.01%的结果。
北大财政所田志磊:迎接教育财政3.0时代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田志磊做了关于“迎接教育财政3.0时代”的主旨发言。
他回顾了我国教育财政体制的历史沿革,对教育财政1.0与2.0时代的研究热点与核心问题进行了总结;指出未来教育财政面临着的新挑战主要包括:一方面,教育需求分化加剧,中高社会阶层通过“以房择校”或逃离公共教育体系去获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一方面教育供给呈现新业态,如教育科技企业及课外补习机构等的快速发展等。
他指出,迎接教育财政3.0时代,需要重新思考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分,设计更加精细和富有弹性的教育拨款机制,逐步落实“教育财政应为教育活动而非教育机构提供资金”的原则等。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财政”,标题和小标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