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喜欢的心理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加藤谛三是谁?他是哈佛大学导师,日本心理学家,在日本本土非常有名气。其实在国内也是一样的,不信的话,你用输入法输入JTDS以后,第一个选项就是加藤谛三。
言归正传,加藤谛三是日本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导师。加藤谛三的作品比较关注现代人普遍关心的问题,他的作品有《你活得累吗》、《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等,他的多部作品入选了日本“生活智慧”丛书,销量破百万册。
这本《被喜欢的心理学》曾经以《这个为什么只考虑自己呢?》出版发行,修订版改成了《被喜欢得心理学》这个名字,书名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如何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团体。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让普通人面对真实自我,在生活的各类小烦恼中实现心灵自救的实用手册。加藤谛三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剖析了一个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人群,神经症人群。
这类人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常见的,只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没有归纳总结,没有用一个明确的名词来命名这个群体。神经症的外在有多重表现形式,最常见是以自我为中心,总是想得到不切实际的东西却不愿为此付出努力,对生活或者自己身边的人有不切实际的要求等三种形式。就比如有的父母在给孩子讲作业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么简单的题孩子既然不会,只是给孩子笼统的讲了一遍就失去了耐心,然后就会对孩子大发雷霆。有这些表现的父母就属于神经症的人群。这类父母的行为从本质上讲不是没有耐心,而是要求年幼的孩子和成年人一样思考。对孩子要求过高就是对身边的人有不切实际的要求这个类型的体现。有这些表现的父母,有一部分会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慢慢地了解了孩子的困难而降低要求,耐心的等待孩子的进步,陪伴孩子成长,也让自己走出神经症的困扰。而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一次次的没有达到目标而越来越生气,对孩子更是百般挑剔。他们希望孩子成才,却不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也忽视了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美好的瞬间。他们对生活里的美好视而不见,却抱怨生活对他们充满敌意,这样也就造成了他们生活里充满负能量,郁郁寡欢。神经症的困扰就会慢慢加重。
神经症一般情况下不是很严重的精神疾病,有些会日益加重,大部分时候都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自我化解并治愈。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钻牛角的人,他们固执的做一件周围的人都不可理喻的事情,做这个事情自己明明很累也得不到快乐,却不听别人的劝阻一味向前,一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架势。但是事后会在周围人的劝说中,下一次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知道了什么是神经症以后,那么怎么避免神经症?如何走出神经症的困扰?如何和神经症的人交往?
最先做到的是要有心灵互通的朋友,不要过于在意别人得看法。心灵互通就是我们所说得三观一致,这样的朋友在一起不会因为顾及颜面就说一些体面的无关痛痒的话。要分辨清楚哪些是真心实意的朋友的谏言,哪些是路人的评论,不要拿路人的评论做为人生准则去实现,这样又浪费时间,也会让自己走进神经症的怪圈。
其次要保持生活各个方面的平衡,不要在在意失败,要明白,失败是人生的常态。就算面对,要学会分析,不要每次遇到失败,不论大小就以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也要学会就事论事,不要因为这次的失败就下结论说自己下次也会失败,当然更不要放大失败的后果,以为自己没有写出好的文章,周围的人就不会喜欢自己。失败没有长期的,都是一时,学会适应人生低谷期的压抑是远离神经症的一个重要法宝。
最主要的是接受自己。这里说的接受自己既看到自己得优点,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并且肯定这些优点,不妄自菲薄,对自己没自信。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里,知道那些事情是自己的短板,不回避,不无视,但也清楚,不回避不等于就是用缺点去攻城略地。就比方说自身在绘画方面很有天分,唱歌五音不全,却觉得绘画是小儿科,取得多大成就也看不到眼里,偏偏以唱歌成名为这一生的追求目的。
加藤谛三的《被喜欢的心理学》一书让我们剥开内心,重新认识自我,如此一来在面对残酷的竞争也好,面对陌生的环境也好,都能以一个明朗的心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