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曾几何时,成了教师必须教会、教好每一位学生的座右铭。事实上,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除了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启蒙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日后走上社会,还要面临社会教育。然而,将每一位学生个体,都放在学校教师面前,让教师承受压力,笔者觉得有些过度。
教的好,自然皆大欢喜,教不好,教师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现在的孩子,每个家庭数量少,在家庭环境都被宠着惯着,没有经过逆境或者困境磨炼,面对一丁点精神压力或者心理压力,显得脆弱,需要家人哄着捧着。家庭环境的改变,相对80年代的孩子来说,缺少了一定的逆商教育也缺少了一定的情商教育。所以,批评的言语上说重一点,就泪流满面。如果再来一板子戒尺,略作惩戒,说不定就崩溃了。
这样的瓷娃娃,虽然很少,或许极少,只是小概率存在,但是一旦某个教师遇到了,对于这个教师来说,就会面临来自学校、家庭、社会上的各种压力。压力主要是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才导致了小概率不良事件的发生。比如一位学生经常上课玩手机游戏,教师提醒了,还是继续玩,再次提醒还是继续玩,那么教师该怎么解决?教师如果不去管,给别的学生或许是一种潜在提示,原来课堂上可以不听课,可以去玩手机?这种负面影响实在很坏。如果去管理,语言提醒了,学生不改变,那教师怎么办?可以去没收学生的手机么?
那么在这即将发生的一分钟之内,教师有没有因材施教,有没有去分析这孩子的家庭环境,以及心理情况等等呢?而这节课的内容还要按照大纲去完成教学吧。所以,因材施教。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工作量非常巨大,因为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位学生都要教师去分析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情况,孩子心理情况以及心理承受力,孩子最近的心理遭遇,等等情况都要掌握清楚,才能施展教师正确的教育。而教师每天时间毕竟有限。所以导致一些不好的小概率时间发生,学校教师遭遇了处罚,很值得同情,至少从教师管理班集体的角度来说没错。
因材施教,没有错。关键是在有限时间内,如何去实施?欢迎关注,一起交流探讨,获得正能量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