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习惯买单的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一种心理

作者:艾克小木屋 2018-02-03阅读:318次

心理学:习惯买单的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一种心理​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总习惯在几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请客埋单,甚至“今天我请客”已然成为他们的口头禅,而且往往表现得很豪爽大方。当然现实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请客埋单的经济条件,因为只要自己有钱请朋友们吃饭或者是玩,就会很有面子和满足感,不用担心自己不如他人,重要的是能够在朋友面前彰显自己的实力,让人们羡慕和敬仰。因此,这类人的内心多少都有一种极强的自我满足感和表现欲望。

罗威尔·汉德是一家汽车保险的推销员,他在这家并不大的公司里绝对称得上是慷慨的人物,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经常请同事们吃饭或者是出去玩。起初,同事们一起出去吃饭或玩时,大家都主张aa,但是每次在埋单的时候罗威尔都会十分热情地付全额,往往还会带一句“伙计们玩得开心,今天我请客”。时间久了,公司的同事们都习惯了罗威尔的这种行为,因此每次出去的时候都是由他来埋单。对此,公司的同事们分为了两类人,一类人是贪小便宜的人,认为有人埋单,于是将罗威尔的这种习惯看得很自然和平常,并且很享受这种被人请客的感觉;另一类是内心自卑的人,认为每次都是罗威尔请客,而自己的内心明显感受到了自卑,认为自己不如罗威尔,于是下次再有这样的场合,这种人就会找借口不参与了。其实这两类人的表现就是受到了罗威尔埋单行为的影响。

其实罗威尔在经济上并没有过多的优势,他只不过是想追求一种满足和虚荣感。像罗威尔这种宁愿在平时节俭一些,也不愿意失去自己的虚荣心和满足感的心理,被称为“虚假满足感”。罗威尔每次都埋单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可以说,这类人内心十分空虚,想要借助外在的表现来填满自己内心,让别人产生自卑,突出自己;另一方面却默默忍受艰苦的日子,但是他乐此不疲,因为他对自己内心的满足感欲罢不能。有时候像罗威尔的这种心理状态还来源于被请一方对他的依赖,这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特征。而对于那些乐于享受罗威尔请客的一部分人,罗威尔从他们身上也获得了满足感。

其实,每个人最早的依赖关系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习惯向父母撒娇,依赖父母;而这种依赖关系一旦成型,日后在成人的世界中也会很容易出现,尤其是从无意识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法国心理学家布伦塔诺·弗朗兹认为,一个母亲在对孩子的溺爱中除了夹杂着对孩子的真爱之外,还主要是通过这样的行为习惯来满足自己的心理欲望。而那些习惯在吃饭的时候埋单的人与喜欢和接受被请客的人就如同是溺爱孩子的母亲和依赖母亲的组合,可以说在心理上他们是各有所需,最终通过这种习惯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因此,那些像罗威尔一样习惯埋单的人在埋单时大都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这是他们内心得以满足的表现方式。他们想要从埋单的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满足感能够带给他们心理上的自豪感。有时候明明不需要他请客,或者是人们不想让他请客的时候,他还会想方设法让自己来埋单,只是因为他沉浸在这种请客的心理满足中不能自拔。所以当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时,要看透他的心理,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与之相处。

当然,有些人请客埋单,并不纯粹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需求,而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样的人大多数以男性为主,他们在请客之前往往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计划,清楚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根据自己的计划来请客。这种习惯请客埋单的人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他们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做事情也很严密和谨慎,但是这种人越是紧密安排,越证明他们内心的不自信和不安全感,也说明他们的随机应变能力不足,在突发意外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做,因此心理素质较差。

由此可见,习惯请客埋单的行为是一个人心理状态的一种真实外在的表现形式。伦塔诺·弗朗兹认为,一个人越是享受那种埋单的感觉,说明他的内心越是存在一种被满足的需求。而对于那些带有目的性请客的人来讲,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会分布不均,一旦出现意外就会惊慌失措,这也是区分对方是否是真心请客的关键。可以说,通过习惯来分析并且抓住对方的内心是一种洞悉人心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