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嘛,就得要正儿八经一丝不苟。不过当某些心理学家在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研究课题上正儿八经一丝不苟的时候,科学也就变得有趣和生动起来了~
今天为大家盘点1995年至今的六项奇葩心理研究。我不确定你看了之后是会笑到趴下、大吃一惊,还是匪夷所思、甚至怀疑人生……
正所谓:不怕不知道,只怕想不到。
01 Fàng Pì:熏不死人,反而能救人?
Source: Telegraph.co.uk
“人为什么要放屁?”
别以为这是个纯生物学的问题,心理学家也关心的!
1996年,美国儿童心理学家Mara Sidoli教授在《分析心理学(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轰动性的论文:
《放屁是一种对抗难以言喻的恐惧的防御机制(Farting as a Defence Against Unspeakable Dread)》。
对心理学稍有涉猎的人一定知道弗洛伊德、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所谓的防御机制,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人受到一些精神和心理上的攻击、威胁时,采取的一系列自保策略。
不过这里就不细细科普了,因为咱今天的重点是:
弗洛伊德的徒弟荣格的徒弟Mara Sidoli教授,通过她的研究证明: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列表”里,似乎缺了一项,那就是 ——
『放屁(Farting)!』(这可不是脏话哈,是真的放屁)
Sidoli教授在论文里描述了一位身世不幸的孩子,Peter。Peter是早产儿,他的父母从不关心他,反而还虐待他。
两岁时,Peter被美国的社会服务中心从家里带走,并安排到另一个家庭寄养。不过这个社会服务中心真心不靠谱,Peter每次遇到的新爸爸和新妈妈对他都不好,导致他频繁辗转了好几个“新家”。
Sidoli教授表示:“一般有如此恶劣的童年经历的孩子,都会有很大的心理创伤和精神问题,但Peter没有!这多亏了他的自我保护机制 —— 放屁!”
在论文中,Sidoli教授提出了这样的观察:
Peter每次只要遇到伤心难过、受到虐待、攻击和威胁的时候,就会放屁。他用灵敏的嗅觉把自己放的屁都吸回身体里,好似自身释放的气体能够把全身都包裹起来,形成了一道精神和心灵的保护层……
我不知道Peter要放多少屁才够得上“包裹(envelop)”这个动词的分量。不过从小经受如此漠视和虐待的孩子能长成一个能正常生活的人,着实不易。他能用这种方法找到自己的平和和保护层,我们是应该祝福的。
看完这个研究,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当我们闻到自己放的屁时,除了“艾玛好臭!但在别人面前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之外,是否内心还会有隐隐的一种安全感呢?
02 听乡村音乐的人自杀率飙高?
你爱听乡村音乐吗?壹读君曾经最爱的乡村音乐歌手是霉霉(泰勒·斯威夫特 Taylor Swift),不过她几年前突然风格大转,现在主打流行曲风了。
希望霉霉的转型,和下面两位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无关。
来自美国Wayne State University和Auburn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Stack、Gundlach教授对“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有意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们认为,音乐能直接影响听众的心理状态,而长期听一种音乐的人也必将受到此类音乐的深刻影响。
Stack和Gundlach教授是这样说的:
“乡村音乐代表了一种社会亚文化(subculture),这种亚文化中充斥着和主流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比如失业、酗酒、两性的不平等、不健康的婚姻关系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
“这些亚文化的元素都和自杀有很大的关联。所以我们想用大数据来研究:乡村音乐会不会是一个无形的杀手,让听歌的人自杀机率上升呢?”
Stack和Gundlach教授的调查研究开始了。他们通过电台收集到了49个美国主要城镇白人居民的听歌数据(包括不同音乐频道和风格的收听时长)、然后从政府统计局收集到了这49个城镇的自杀率等数据。
结合这两组数据,他们发现:乡村音乐对白人自杀行为的解释度达到了51% —— 或者我们换个简单点的说法:乡村音乐占所有自杀成因的51%。
如果你是心理专业的,在这里附上两位教授的原话供你参考:Our (country music analysis) model explains 51% of the variance in urban white suicide rates (Stack & Gundlach, 1992, p. 211).
这篇文章在《社会力量(Social Forces)》学术期刊上发表后,受到不少抨击的声音:“这项研究会加剧城乡之间、种族之间的矛盾和不平等,充满了歧视色彩。”
你喜欢听乡村音乐吗?你觉得不同风格的音乐真的能对人造成好坏不同的影响吗?
03 三位心理学家在风月场所花了60天观察18位脱衣舞女后发现……(好吧这个实在总结不出小标题了你们自己看吧)
接下来要为大家介绍的一项心理研究,它不是在什么正儿八经的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是在一些风花雪月的“娱乐休闲场所”——
脱衣女郎酒馆。
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大学(University of New Mexico)的三位心理学家Miller,Tybur,Jordan教授,耗时60天,跟踪记录了18位脱衣女郎的小费收入和生理周期。
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个“小费”了。这些脱衣女郎没有可靠的固定收入,全看客人们心情好时愿意塞多少消费给她们。
她们一般都是赤裸上身、下身只穿一条薄薄的内裤或是比基尼,在男性客人的大腿上妖艳舞姿(在英文中,这样的舞者被称为lap dancers,也就是大腿上的舞者)。
Miller,Tybur和Jordan教授说:他们想研究看看女性的生理周期中是否存在所谓的“动情期(estrus)”,而在这种特别需要女性释放雌性魅力的行业,女性工作者的个人收入也好、整个行业是否景气也好,都需要她们足够“动情”才行。
接着三位教授采访了生物学和进化学的专家,发现女性的每个生理周期都由三个阶段组成:动情期(estrus)、黄体期(luteal)、和月经期(menstration,我们的女性朋友说自己“来M”了就是这个单词的首字母)。
整整60天,三位教授收集到了18位脱衣女郎整整5300次“大腿舞”服务后收到的小费数据、以及她们的生理期信息。
分析结果表明:在动情期、黄体期、月经期,小费收入的平均值分别是$335、$260、$185美元。答案很明显了,来M这件事情对女人的状态影响真的很大啊……
“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性和经济学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在论文的末尾,三位心理学家这样写道。
屏幕前的各位女性朋友,你们怎么看?
04 伦理学家其实最不讲伦理
Illustration by Chris Madden; Source: the Guardian
前三个研究都有点小复杂,所以为了解释清楚就劳烦你看了不少字。现在咱们来看个轻量点的:
有人说心理学(Psychology)是生理学(Physiology)和哲学(Philosophy)的一种融合,而哲学涉及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道德伦理(ethcis)。
专门学习和研究道德和伦理的人,是否也是特别讲道德的人呢?
给这个问题打上一个大大问号的人,是来自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Eric Schwitzgebel教授。他发现,大学图书馆里“伦理类书架”上的书经常是有借无还。
想也知道,来借这些道德伦理书的人,大多是那些哲学系里研究伦理道德的学生和教授,而他们借了书却不还的比率,比其他来图书馆借书的人高出整整50%!
呃,你们就是这样“以身作则”的吗?
这个问题在Quora(你姑且可以理解为外国人的“知乎”)上引起了热议。有人说“研究道德和伦理的人本来就驾驭在现有的道德和伦理之上啊,他们懒得遵守也能理解吧,不犯法就行”。还有网友表示:“有谁会在大学里学这种专业啊?学哲学的本来就少了,学哲学系里道德和伦理的就更少了…… 这帮人莫非本来就怪胎?”
What do you think?
05 鸡也是咱人类外貌协会的VIP啊
别以为心理学家只研究人不研究动物哈。生物学家研究动物的生理,心理学家自然就会对动物的行为、情绪和语言感兴趣。
2002年,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 University)的Ghirlanda,Jansson和Enquist教授就和鸡较上了劲 —— 人和鸡,谁的审美能力更高?
他们首先找来了7张人脸相片,并让一群人类实验参与者来担当评审,给每张照片中人脸的“迷人程度(attractiveness)”打分。
人类评审退场后,6只鸡评审登场了。研究人员向这些鸡也依次展示了同样的7张照片,并观测鸡的动作、神态等(他们事先请教了生物学家:鸡被美的东西吸引时会有怎样的表现),以此判断各位鸡评审对7张人脸的喜好程度。
结果…… 结果就在上面的折线图里:人和鸡实在是太相似了,不仅审美能力相当,而且口味也不相上下。
哦对了,如果你要问:这样的鸡研究能在哪里发表呢?动物世界?No no no,这三位学者的研究发表在了《人性(Human Nature)》学术期刊上。别问我“鸡的审美和人性有啥关系”,我只是陈述事实而已。
要不…… 下次我妈要是再比我去相亲,我先找只鸡过去打探一下?
06 鸽子眼中的高雅艺术:莫奈和毕加索的画你分得清吗?
刚才你被鸡的审美能力惊到了没?不过这儿还有更厉害的 —— 鸽子!
上面两幅画作,一幅出自毕加索之手,另一幅则是莫奈的作品。你能准确区分吗?
“这有这么难的,只要接受过专业训练,我一定分分钟给你区分出来啊!”
OK,算你厉害,不过这顶多也就是…… 一只鸽子的水平,嗯。
来自日本著名高校庆应大学(Keio University)的三位研究人员Shigeru Watanabe、Junko Sakamoto和Masumi Wakita带着他们的鸽子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找来了几只鸽子,先把毕加索和莫奈的作品区分成两堆训练它们一一辨认。然后,他们给鸽子们看了几幅之前训练过程中没出现过的画作,结果这些鸽子居然也能准确辨认!
“毕加索就是毕加索,莫奈就是莫奈,老子已了然于心” —— 这几只鸽子如此表示。
这……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都只是60分勉强及格的人的我,自叹不如啊。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强调过:今天这些研究,也许你对研究人员的动机和出发点感到费解,又或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让你觉得匪夷所思……
但事实是:它们都是发表在国外正经学术期刊上的文献资料,是有分量十足的科学,分量十足到配得上诺贝尔奖的地步!
好吧,其实是“搞笑诺贝尔奖 (Ig Nobel Prize)”。先说好:咱们别一看到“搞笑”二字就觉得DK做的不是正经科学哈。
搞笑诺贝尔奖,又名幽默诺贝尔奖,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获此奖项的研究成果的确有些“低俗”,但更是一种社会批评。获奖者必须讽刺地揭露世间的荒谬,并为世人提供有用的研究和知识。
搞笑诺贝尔奖由科学幽默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主办,授予“乍一看好笑,后又引人深思”的科学领域十大成就。
该奖项于每年九月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Sanders Theater at Harvard University)举行颁奖仪式,随后会有获奖者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进行公开演讲。奖项的评委中也有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
References / 参考文献:[1]-[6]分别对应文中的6项研究
[1] Sidoli, M. (1996). Farting as a defence against unspeakable dread.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41(2), 165-178.
[2] Stack, S., & Gundlach, J. (1992). The effect of country music on suicide. Social Forces, 71(1), 211-218.
[3] Miller, G., Tybur, J. M., & Jordan, B. D. (2007). Ovulatory cycle effects on tip earnings by lap dancers: economic evidence for human estru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8(6), 375-381.
[4] Schwitzgebel, E. (2009). Do ethicists steal more books?.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2(6), 711-725.
[5] Ghirlanda, S., Jansson, L., & Enquist, M. (2002). Chickens prefer beautiful humans. Human Nature, 13(3), 383-389.
[6] Watanabe, S., Sakamoto, J., & Wakita, M. (1995). Pigeons' discrimination of paintings by Monet and Picasso.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63(2), 165-174.
(from:壹心理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