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出生于河北,是一名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研究生学历,曾在《广州日报》社工作,主持《广州日报》每周六见报的"健康心理"专栏,现于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任咨询师。代表作:《解读"疯狂"》《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为何越爱越孤独》《解读绝望》《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等。
书籍介绍本书认为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而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该书以“巨婴”和“巨婴国”的概念再来解读当下的人心、国民性及社会,问题变得清晰可见。
在书中,作者透彻地呈现和分析了巨婴的全能自恋心理,而此心理即集体主义和愚孝的深层心理机制,这样的心理机制下,催生了中国好人、控制狂、被迫害妄想、无助感、不安全感、躁狂抑郁等一系列当下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该书以显微镜式的微细与精确呈现出了人性心理的角角落落,而作者优美的文笔、对痛苦的敏感及深深的关怀,又令本书散发出温暖的人性之光。作者用最大声来鼓励每个人看到自己内在的负面能量,活在流动之中,拥抱内心的婴儿,从而活出丰盛的自己。
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生命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地自己,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
伴侣关系的根本逻辑是亲密。亲密,只能通过真实和敞开而达到,而付出却没有这个功效。相反,因为你不断付出,会给对方造成内疚,结果导致对方更加想远离你
我们的社会,并不会因为我们思想上的纯洁,而真变成一个道德社会。相反,我们只是不能公开谈论人性的黑暗,而这些黑暗因为不能公开谈论,结果变得更加黑暗,这是我们沦为互害型社会的一个关键原因。
我们发展了很复杂的行为,对权力、名声、成就与物质等的需求可以涨到很高的地步,但它们常常是一种防御,是两种在婴儿时期没被满足的最原始的简单愿望转化出来的。一个愿望是:抱抱我;一个愿望是:看着我。
最好的个人主义的表述是俄国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哥哥问弟弟,如果杀死一个小女孩,整个世界就可得救,那么可不可以这样做。弟弟犹豫了一小会儿,声音很小但很坚定地说:“不可以!”
自我中心并非个人主义的核心。实际上,个人主义的核心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整个论述的含义:不能以集体的名义去侵害任何一个个体
懂事、怕麻烦常来自绝望,而且总与孤独相伴。
心理学家弗兰克是这样讲的:“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幸福就会降临。”
攻击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划分界限。在思考这一系列问题时,我最后有了这样一句话:心理健康,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一个常见的代价是——我不再是众人口碑中的好人。
尊重你的感觉,哺育你的感受,成为你自己。
我们需要被看见,而那得是带着理解、爱和接纳的眼睛,并且看见的也是我们自身,而不是对方的想象。
真实的自己胜过好的自己,愿我们爱上自己的攻击性,带着攻击性和别人相处,井真正体验到这时的关系,更迷人,也更有深度。
当一个人活在虚体自恋的时候,他似乎就没办法增进自己的真本事,也没办法去增进自己的真感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耗在比较虚的事情上,以至于很多事就是一种浪费。
财富带来了自我价值感,这种感觉如此美妙,但久而久之,一个人或一个家族可能就会迷失,认为财富才是答案,而遗忘了自我价值感才是最重要的。
你注视着深渊,深渊也注视着你。这句广为人知的话,显示了我们队“深渊”即潜意识的恐惧。但终于,我能跳入深渊,切实体验了其中的震撼,又安全返回,这是很难得的经历。
国人之所以爱扎堆成群,这都是因为在心理上需要有人陪伴,否则会直接面对破碎未成形的自我,这很可怕。
破碎无处不在,痛苦也无处不在。春节的团聚、爱、成立家庭,都是孤独心灵在寻求链接。希望我们能真的抱慰彼此,而不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完整。
因为真正的好,是那种我存在你也存在,我爱你,因我有丰沛的爱,并且我真不需要你回报,而你真回报时,我也坦然笑纳。
认识自己的欲望与需求,并去满足自己。而逐渐地从好人的壳中走出来,成为一个生动而有坚定自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