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叫不嚷,治好孩子的“拖延症”

作者:歪歪兔 2018-03-06阅读:2331次

“起床啦!”

“穿衣服!”

“刷牙!洗脸!”

“快点吃饭!”

“走啦走啦,来不及了,快点换鞋!”

这首清晨奏鸣曲往往以起床铃为前奏,伴随着大人的催促、孩子的哼唧甚至哭闹,最后以大门“嘭”地一声关上作为尾声。

磨蹭、拖延,应该是孩子的通病,经常大人都催好几遍了,他还盯着什么东西愣神;大人都穿戴整齐准备出门了,他还慢吞吞地没穿袜子。

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孩子的拖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人——太! 吵! 了!

不叫不嚷,治好孩子的“拖延症”

  •   越催促越拖延

有的孩子做事并不是每件都落后于别的孩子,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通常比较麻利,没兴趣的事就在那里磨蹭。

比如,今天要去动物园玩,他可以在3分钟内穿好衣服、鞋子,还反过来催大人;如果让他去收拾玩具的话,任大人喊破嗓子,他的动作还是慢吞吞的。

这类孩子往往很有自己的主见,大人不要把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做比较,因为催促和比较往往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激化矛盾,让孩子的内心生出“我就是要慢,越催我越慢,看你们能怎样”的抵抗情绪。

不叫不嚷,治好孩子的“拖延症”

大人可以拿孩子以前的表现做比较,多鼓励,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   大人标准太高,孩子无力应对

往往大人一个指令发出去,就要求孩子马上做出回应,然而孩子的思考和动作发展水平都是有限的。在孩子完成“理解指令”到“开始行动”的过程中,大人就会认为孩子“太慢了”“磨蹭”,而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认为自己已经很快了。

不叫不嚷,治好孩子的“拖延症”

请蹲下来,跟孩子了解不能及时完成的原因,并帮助他制订一个更合理的计划,比如,催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要反复催促,你可以问孩子:“你想5分钟之内还是10分钟之内去写作业呢?”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让孩子觉得为自己的事儿做主了。

当我们带着同理心倾听孩子时,才能更理解孩子的难处,更圆融地处理亲子关系。

  •   依赖性过强

有的孩子做什么都是慢吞吞的,逼急了就让大人帮忙。

孩子是这种情况的话,大人要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太没有坚持的原则了?比如,要求孩子收拾玩具时,孩子磨磨蹭蹭地不去做,结果呢,妈妈看不下去了,于是一边数落孩子,一边帮孩子收拾,最后妈妈生了一肚子气,对孩子而言也没有任何教育效果,反而生出“我不做自然有人做”的心理。

不叫不嚷,治好孩子的“拖延症”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倾向,大人一定要学会坚持原则,该是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做,不要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和投机取巧的小聪明。

如果大人提出了孩子能力范围内的要求,而孩子心不在焉地说“马上”,大人要坚定地说:“XX分钟之后,我会检查。”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要让孩子体验拖延造成的后果,比如延迟或取消出去玩的计划,直至任务完成等。

有个《拖拖拉拉国》的故事,针对的就是孩子关于拖拉、磨蹭的问题——有一个叫苏小懒的小姑娘,她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的,有一天,她的妈妈忍无可忍,把她发配到了拖拖拉拉国。

在故事里我们能从以下几点读懂孩子的内心,兔妈来帮大家分析一下:

  情节一:

妈妈一进门发现苏小懒躺在床上看杂志,房间里仍然是一片狼藉,顿时暴跳如雷:“早上我出门之前怎么跟你说的?……这瓜子壳……这桌子上的灰……这废纸团,这脏衣服、臭袜子……”

听,早上出门前,也就是把孩子放在了没人监督的环境里,这对于一个有拖延症前科的孩子来说,不是极大的考验吗?这是其一。其二,妈妈分配的任务过于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这让孩子本能地产生排斥和厌恶的情绪,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了。

因此,要想改善孩子的拖延问题,首先需要大人在现场监督,并给出每项小任务的时间节点,让一个个小的成就感成为内在的驱动力,以保证任务顺利、愉悦地完成。

  情节二:

当妈妈以惊人的语速数落苏小懒时,她放弃了争辩,低着头一言不发,心想:“当个小孩子就是很可怜、很无助啊,当大人责骂你的时候,你还得装作乖乖听话的样子,不然战火会越烧越烈,没法收拾了。”

一个“装作”把孩子的无助和反抗表露无遗。真实情况确实如此,当孩子不想听的时候,真的能够选择性耳聋,但是妈妈们经常忘掉孩子的这一“特异功能”,结果呢,自己越说越生气,孩子却一点儿没听进去。

  情节三:

苏小懒真的被妈妈发配到了拖拖拉拉国,在拖拖拉拉国,苏小懒感受到了拖延的麻烦,甚至还因为没有拖拖拉拉做事触犯了法律,最后苏小懒有计划有目标地打扫干净了一间密室,闯过关卡,成功逃离了拖拖拉拉国。从此,她再也不会拖拖拉拉做事情了。

看,让孩子体验一下拖延的后果,是不是比大人苦口婆心地说教管用一百倍?

这个故事出自《学会管自己——歪歪兔独立成长童话》,本套童话歪歪兔官方微店有售。这套书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10个最重要的独立成长主题,帮助孩子学会应对入学后的环境变化,从独立品格、学习能力、社会适应三方面提升自己——

不叫不嚷,治好孩子的“拖延症”

童话故事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孩子将自己带入故事中,变身主人公经历一番故事情节,无形中就增加了心理体验,确立了自我选择的方向。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场景时,会想起童话故事,从而明白自己究竟该如何做。

愿我们的孩子拥有完美的自控力,拥有自律自足的人生。

学会管自己——歪歪兔独立成长童话,用10个童话故事,让孩子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