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不过要想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就不得不学会与人打交道。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看懂他人的能力,从而更好的与他人相处呢?
这是当然的,下面列举下:
配合原则:为何别人不喜欢你?
首因效应:让别人对你一见钟情而不是一剑钟情
末因效应:为何最后印象能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光环陷阱:外表有时会给你加分,也会应先给你的判断。
刻板效应:为何销售口才太好反而被拒?
我们立足于社会中,做自己擅长做的事,也许有许多人会比较多才多艺,但是在厉害的人也不可能擅长所有的技能,总是有许多场合中,听到朋友或者不相识的人讲述自己并不擅长的东西,那么这时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
有些人会选择打肿脸充胖子,不懂装懂,不能让人看出他其实是不了解的;有些人会默不作声,仔细的聆听,时不时还会通过肢体动作表示赞同;有些人则表示毫无兴趣,甚至故意捣乱。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经历过这种场景,此时相对聪明的做法应该是仔细的聆听,特别是对于自己并不太擅长的东西,如果非要抢风头,最后往往会弄巧成拙,搞得不欢而散。
此时就提到了我们讲的配合原则,这不是迎合拍马,这只是一种处世之道,人都喜欢被他人肯定,被他人赞赏,既然自己并不懂,何不仔细聆听,一方面满足了别人,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多了解到一些知识。
首因效应:让别人对你一见钟情而不是一剑钟情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杜子建老师也提到过这个,他认为“互粉”是前提,后面就要通过“首因效应”去留粉了。要让别人看你的精彩之处,愿意留下来一直关注你。
末因效应:为何最后印象能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末因效应的主要内容是:在人际交往之中,人们所留给交往对象的最后的印象,通常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情况下,它往往是一个单位或某个人所留给交往对象的整体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它甚至直接决定着该单位或个人的整体形象是否完美,以及完美的整体形象能否继续得以维持。
举个栗子:平常我们去商店买东西,刚进入店里时,老板往往对我们很很热情,让我们印象非常之不错,但是当我们买了东西之后,许多老板就开始对你爱理不理了,这样的场景我想大家应该遇到的不在少数,想必此时大家心里感觉应该很不爽吧。
分析以上场景,老板的首因效应做的很好,不过末因效应做的很差,最终导致我们对老板的看法更不好。因此末因效应相对于首因效应显得更加重要。
光环陷阱:外表有时会给你加分,也会应先给你的判断。光环陷阱,又称“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晕轮效应愈来愈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上,其对组织管理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各种组织决策上。
刻板效应:为何销售口才太好反而被拒?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它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或事、某一类人或事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或事的依据的心理现象。刻板印象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迅速洞悉概况,节省时间与精力,但是往往可能会形成偏见,忽略个体差异性,人们往往把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看作是某类人或事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或事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或事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若不及时纠正进一步发展或可扭曲为歧视 。
理解了上面几点,也许你真的可以读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