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如何避免拖延症?

作者:水月明心 2018-03-19阅读:3642次

生活中,我们如何避免拖延症?

现在还是将来?这是个问题。

一提到拖延二字,可能大家脑海里都会浮现一些情节,有的已经过去了,有的可能正在发生。拖延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算是一个全民共有的一个问题。那我们如何避免拖延症呢?

1 合理的安排时间

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有些事情我们原本是可以按计划完成的,但是总有紧急的事情要处理,我们要做的事情就不断的后移。所以在做计划的时候要留有弹性,不管是多少紧急的事情,都为需要做的事情留下一个保底的时间,这样才不会把要做的事情永远给紧急的事情让步。

2 尽量避免同时处理多件事情

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不同的事情的时候,活动的脑区不太相同,这也就使得越是脑区距离较远的活动大脑切换的速度就越慢。比如,假设我们需要做以下几件事:收拾一下桌子,整理出今天的日程安排,确认一下3个客户的邮件并回复,写一个方案,如果一件一件顺着完成的话假设分别需要15分钟,20分钟,60分钟,120分钟,一共会花费215分钟,三个半小时左右,基本上是半天的时间。但是做的时候,刚开始收拾桌子,发现客户的邮件来了,赶紧回复了,回复完以后想着做个日程安排吧,才扩列了几条,客户的邮件又来了,赶紧回复一下,回复好了又准备做日程安排,看着桌子有点乱正好也有点累了,就活动一下收拾一下桌子,桌子收拾好了,又开始做日程安排,发现还有一个方案要写,赶紧开始,想了一会没什么头绪,客户的邮件又来了,先回了邮件再说吧,回复好以后继续写方案…如此往复之后,发现人好累,而且一天过去了…

3 简单的事情迅速做

对于简单的事情我们往往会比较懈怠,喝完茶就能做,看个电影之后做也来得及,反正很快就能搞定,所以常常给其他的事情让路,最后的结果就是一拖再拖甚至忘了,经常在最后的截止时间之前赶工。虽然这种在最后的时刻完成的感觉是很好的,效率超高而且有种逆袭的自豪感,但是容易养成拖延的习惯,而且如果对事情估计不足的话可能还会误事。所以尽早安排的同时故意缩短预期完成时间,就既能有突破极限的感觉,又不拖延误事。

4 困难的事情分段做

一件越感觉需要花费长时间完成的事情,完成起来就越久。因为越复杂,启动起来就越困难,而且越抽象,启动起来就越缓慢。如果我们把一件困难的事情拆分成具体的一件件小事,再把具体的小事放进时间表里,这样完成的时候就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完成了多少,还差多少。而不是整体来做的时候总觉得这件事还没完成,还没完成,这么久了还没完成,既累又沮丧。

5 把时间按天或者分钟算

我们做计划的时候,如果写半年,这件事往往过了小半年才开始做,如果写几个月或者几周,也往往是到后半程才开始。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对于年,月,周这样的长程时间没有什么实感,都是很遥远。而对于天,分钟,秒这样的小的时间单位更敏感,会觉得需要开始行动了。就像高考倒计时还有多少天总能激起紧迫感,十秒倒数总能让人很激动。

以上五点就说完了,希望你的生活由此能尽量和拖延说再见,不,最好是再也不见。

生活中,我们如何避免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