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确实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但越来越多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无论是基于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出现,都警示我们忽视心理健康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件事情。但有关心理问题常识、心理常识的普及率还是很低的,这就会使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走不少弯路。甚至一些误区会加重问题。
(全文共1932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您的耐心阅读便是对世界的善意。)
那么,常见的误区大概有:
误区一:觉得抗一抗、忍一忍就能自己好了
心理问题伴随认知障碍,指我们用不合适的眼光、不利于问题解决的态度去看待周围和世界,那么认知障碍不改变,无论再怎么抗和忍,接收到的信息仍旧是负面的。心理问题仍旧会存在,甚至伴随认知障碍的加重而加重。在这里确实有自愈的例子,但这跟赌博一样,赢了只是问题好起来,输的代价就非常惨痛了。
误区二:没有确诊就给自己乱贴标签
网上确实已经公布出来相关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但有时候我们对问题和标准的认识是模糊的,带有个人偏见的。故而有时候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往这些标准里套,觉得自己得了焦虑症或者抑郁症或者其他。标签贴上就会对我们形成暗示,甚至本来没问题,在标签的影响下变得有问题。所以,觉得不舒服的时候不要乱套标准、不要过度百度,请直接去询问专业人士。
误区三:你只告诉我怎么做就行了,我不想听你的分析
心理问题往往伴随某种内在模式。比如焦虑症的朋友往往都会伴随有自动负面暗示,遇见某一类问题会自动联想到负面结果,并觉得这就是唯一结果。在外在表现上可能是“你说飞机出事故的几率有多大”“我遇见事故的几率有多大”。从权重上说,内在模式自然同等重要。而需要先认识到,才能更好改变。
误区四:认为看书和凭借别人的经验就足够了
相关书籍和别人的经验确实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但问题的关键是:生理疾病上我们的器官具备共性,有相同的功能和特点,心理问题的成因中包括个人成分,而每个人的个人成分都是不同的。说的再直白点,书籍和经验是别人的,不是绝对适合我们每个人。
误区五:觉得多问问几个心理咨询师,综合一下意见更好
我们已经有很多角度、流派、疗法应用在心理问题的干预上,应用得当这些不同的东西都会有作用,有趣的是其中一些流派疗法是矛盾的。是的,虽然矛盾,但都有作用。而在这个基础上,每个咨询师运用的方法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切入点不同、侧重点不同、表达不同,问的多了反而使我们自己更乱。
误区六:同时和几位咨询师结成咨访关系
有些朋友可能是因为比较着急想要早点好,故而选择和多位咨询师结成咨访关系。但这就会带来:我和A交流A说的我挺认可的,我觉得你说的不对;A说的这个我不理解,你能给我解释一下么;我也挺认可你的,但是我觉得A说的也有道理。那么,咨询过程就变成了一种拉扯。
误区七:我预约你4个小时的时间,你把该告诉我的都告诉我
本着负责的态度,咨询师并不是讲课的,并不是把一些东西告诉你就足够了。他同时需要去协助我们分阶段的认识、做到、改变、提高、进步、面对、解决。这个可以参考“知道很多道理,但过的好的人依旧很少”。
误区八:我找你做咨询,是为了开心起来的
随着咨询进程的推进和咨访双方信任的不断加深,来访者会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掩埋起来的问题。问题暴露出来自然会伴随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也会因为面对真实自己而带来一些冲击。这两个原因使得咨询过程未必一直是愉悦轻松的,也会伴随一些痛苦和泪水。当然,这些都是值得的。
误区九:要完全靠自己、觉得吃药就够了、完全排斥吃药
虽然心理问题的成因在业内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现在一般均认为成因包括:生理基础、个人内在、家庭影响、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基于此,严重的时候需要药物来强制性的维持,不严重的时候可以不用药。但药物不能改变内在,无论严重与否心理干预都是必要的。当然,究竟选择什么,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判断。
误区十:觉得自己没救了,着急想要改变
当然,这一点我是非常理解的。心理问题确实会会很影响生活质量。所以很多朋友非常着急想要改变。但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由来已久,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心理干预刚开始的效果也不会特别明显,在这个时候着急会让我们觉得没有希望,觉得没救了,从而加重问题。
误区十一:心理问题等于精神病
我不会在这里详细列出来心理问题和精神病的区别,原因请参考误区二。我只提一下心理问题和精神病大概包含什么。
心理问题:一般情绪障碍、社交恐惧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植物神经紊乱、神经衰弱、性格人格问题、心因性的失眠、性心理障碍等。
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各种器质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
如果您确实感觉到有所收获,请传播善意,转给需要的人。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