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追捧补习班,不如自学带娃“秘笈”
上海名校长眼里的好家长
三四月间,正在上海幼升小、小升初进入焦灼报名阶段的当口。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卢湾一中心小学、上海实验小学、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等全市知名的牛校校长集聚在一起,每隔两周就要与家长们聊一聊“教育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名校长公益大讲堂”活动由团上海市委、上海市少工委联合主办,这一季的主题聚焦在全国两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最为关注的“减负”上。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上海的这批名校长都无一例外地把讲座重点放在了“家庭教育”上。他们拿出了一大波牛校里的“牛蛙”故事,试图告诉家长——真正让孩子“牛”起来的,不一定是一所“牛校”,而是家长自己。
天资一般的“名校生”,如何成长
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以下称“世外”)是目前上海全市学位最紧俏的一所民办九年制学校。面对一大群心心念念想要考进这所名校的家长,校长张悦颖很少拿出学校最牛学生的故事来说事儿,相反,她更希望让家长看到,天资一般的学生是如何成长的。
比如,那个从一进校门就因“先天条件一般”、令人担心是否能跟得上进度的女孩妮妮(化名)——“从第一天上学开始,就是哭。一直哭到两年级。”张悦颖对这个女孩当年的情况记忆犹新。特别是女孩母亲的教育方式,令这个有着数十年教学经验的老师都佩服不已。
“她对孩子的要求定得非常低,不让孩子去跟别人比,而是只要孩子努力做了,就表扬。”张悦颖记得,这恐怕是整个学校里最爱表扬孩子的家长了,“只要你肯去上学,妈妈就表扬;只要你回家做作业,妈妈就表扬,哪怕你没做完,妈妈也表扬”。
有一段时间,妈妈甚至与语文老师商量好,以老师的名义给女儿写表扬信。“我今天上课看到你有想举手的欲望,但是还没有举起来,我们约定,只要你举手老师一定大声叫出你的名字,也请你大声发表你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我们一定会为你鼓掌的”“今天老师看到你的字写得太好看了,太棒了,都要比老师写得好了”,这些字条的照片,至今仍保存在校长的工作电脑里。
张悦颖说,在世外这样的学校,妮妮实在算不上是个聪明孩子。她每天回家都会向妈妈抱怨,数学课“根本听不懂”。妈妈给她的回复是:“听不懂是正常的。你已经很好了,比妈妈小时候好多了。”她让女儿每天把课堂上听不懂的内容记录下来,回家后带着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在不懂的,母女俩一起上网查找解决方案。
尽管妮妮成绩一直不算太好,但张悦颖却一直鼓励家长继续、坚定地使用鼓励教育法,营造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
一次期末考试后,妮妮的数学成绩只有70多分。她在走廊里,同自己的好朋友聊天,“这次考得不好,回家我要告诉我妈,跟她一起分析一下原因。”她的好朋友一脸羡慕的表情,“你妈真好,我回去都不敢告诉我妈,只考了80多分”。
张悦颖说,这个“天资很一般”的妮妮后来考上一所上海知名的高中,如今在学校辩论社、戏剧社里表现突出,已经是学校社团活动中的“网红”,“如果孩子考试考砸了都不敢告诉父母,那父母就应该反思了”。
去年年底,一篇名为《牛蛙之殇》的微信软文让不少不明真相的家长抓狂,文章讲述了一个68岁的教授外公在孩子“幼升小”挤不进上海四大民办小学后全家移民的故事。张悦颖对这种渲染嗤之以鼻,“因为孩子没能进入家长希望的那所小学,在6岁的时候就给他下人生失败的判决书?”张悦颖说,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成功定义在“眼前”,比如进哪所幼儿园、哪所小学、参加培训班拿什么证书等,但这就好比把孩子的人生当成是一场“短跑”,考核指标很多,没有喘息和失误的机会,最终孩子未必能有体力跑到最后。
“别人家的孩子”成家庭沟通“杀手”
父母总爱拿自己家的孩子同“别人家的孩子比”,校长们发现,这种做法已经直接造成家庭的不和谐,使得自己家孩子不愿意同父母交流,两代人常陷入“尬聊”。
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透露了一组数据,在学校针对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孩子们回答“最愿意将心里话和谁说”时,只有33%的人选择母亲、10.7%的人选择父亲,另有28%的人会把心事告诉同伴,15.8%的人会写日记,还有12.5%的人既不告诉任何人,也不写日记。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最愿意将心里话和同伴分享的人数在逐步提升,父母的占比同时下降。
吴蓉瑾曾问过一个孩子,“爸爸妈妈和你很亲,为什么不和他们多聊聊?”孩子则回答,“没什么好聊的,三句话不离隔壁班的某某,他永远比我强。”这种情况在吴蓉瑾和孩子的父母交流后有了改善,但过了几天孩子又不开心了。
“(和父母)聊天了吗?”吴蓉瑾问。
“聊了。”孩子回答。
“聊什么?”
“问我这两天开不开心,学校搞了什么活动。然后问,上星期测验成绩下来没?班级里能排第几名?老师上课有没有批评你?有没有表扬谁?为什么没有表扬你?”
“这是正能量,但是他喜欢吗?”吴蓉瑾反问家长,她提醒那些总爱聊“隔壁老王”家孩子的家长,不要选择这种“尴尬”的沟通方式,“父母如果无法选择好的话题,还不如不和孩子聊”。
向阳小学原校长洪雨露有着数十年的基础教育从业经验,他主张学校要“允许孩子奔跑打闹喊叫”。他多次告诫学生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家长因素”才是第一位的,“孩子是谁的?孩子是国家的,但孩子更是你的”。
如果父母没有时间,那么每天给孩子写“便条”沟通,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世外小学部的一个台湾爸爸,孩子读书4年来已经在蛋糕纸上、水果上、包装盒上写了1200多张便条。他给女儿的留言里,很少出现“成绩”“上课”这样的词语,取而代之的是“拥抱”“喜欢”这样的词语。
一天晚归后的纸条上,他这样写:“爸爸今天非常高兴。今天晚归了,本来很担心不能在你睡前拥抱你,但是还好,你还醒着,爸爸今天可以拥抱到你,觉得非常欣慰、很开心,一天的疲劳顿时消失了。”
男孩成绩不好,就不是“好孩子”?
成绩,是很多家长最在意的一项评价指标。曾有家长做过“民间”统计后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男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没有女生好。但名校长们给出的答案却截然相反,那些在家庭教育方面特别得力的家长,他们培养的男孩“潜力无穷”。
世外高中部的男孩罗文(化名)在小学一到三年级一直是个很不起眼的孩子,性格内向,什么事都不愿意出头、不愿意表达。他的父母一直不温不火采取“陪伴不陪读”的方式教育孩子,到四五年级孩子初露端倪,到初中突然各科全面爆发,最后以600多分的中考成绩进入高中。如今,他成了中学部的“偶像”,成绩优异、积极组织社会活动、为人有亲和力。
罗爸爸自称是一个善于在家庭关系中“捣浆糊”的人,帮助孩子和妻子“管理情绪”,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着急时,让孩子放慢些步伐,大家一起想办法;懒惰时,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时间,一起加把劲儿。
校长张悦颖认为,男孩的潜力巨大,而家庭教育是男孩潜力的“挖掘机”。世外每年的“奇思妙想校长奖”几乎都被男孩们包揽,“你别看男孩三四年级时连选小队长都选不上,但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很有潜力”。
张悦颖很看好那个成绩平平、非常喜欢小动物、却获得全家支持的男孩,“一有空,他就趴在那研究小动物。最近他对流浪猫很感兴趣,用了整个暑假,发明了一种‘自动喂猫器’。”这种新产品只要猫爪子往踏板上一踩,就会自动掉食物下来,“我给了他奖学金”。
还有一个男孩,从小与父母关系融洽,母亲一路陪伴成长,很少“死盯成绩”。前不久,他自告奋勇帮妈妈减肥,“你每天仰卧起坐动作不到位,所以瘦不下来”。他给妈妈设计了一台机器,放在妈妈的膝盖上,只有当身体靠近时它才会发出声音,“表示你这个动作做标准了”。
张悦颖说,只有在温暖、宽松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才有精力、有愿望去观察生活、发现需求,也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你们总盯着孩子读书、考试、出成绩,你们有没有想过,你现在拼命让孩子学的这些东西,到了未来社会,可能早就被AI技术取代了,他们靠什么核心技能生存下去?现在要培养的,应该是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编辑:刘湃】
转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