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1
我经常听到家长这样的“抱怨”:“哎呀,平时上班都够忙了,周末还要带孩子去好几个辅导班!”“每个月光课外班都上万块,快撑不下去了!”不过据我观察,他们“抱怨”的时候好像多少有几分自豪:你看,我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我是一个负责任的父母,我可没让自己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如果我问他们,孩子学得怎么样?回答一般是:“学得不错!最近还考了**证书,拿了**奖项”。只有关系比较亲密的朋友,我才会小心地问上一句:“孩子学得还高兴吧?”他们也往往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了,每次去都早早地准备好东西呢!”
我不怀疑他们所说的“学得很高兴”,因为人是追寻意义的动物,研究显示:就算让人们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他们也往往最终说服自己那件事其实不坏,以此为自己辩护(事实上,很多成人就是这样被其他人操纵的)。
这时候我总会想起动画《小王子》中的一个镜头:
动画中,妈妈对小女孩儿每一天的作息时间进行了精确到分钟的安排,为她成为“人生赢家”规划好了每一步。为另一个人设计好一生,这已经是在扮演造物主的角色了。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我们的私产。每个成人都需要抑制自己成为孩子生命塑造者的虚荣心态,去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
2
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产,根源并不是爱,而是占有欲和控制欲。我们看到有些人愿意出高价非法购买野生动物来饲养,也许这些野生动物被饲养后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这些人并不是爱动物,而只是满足自己的占有欲。
事实上,很多道德上的偏离正轨都取决于爱与占有之间作出的第一个选择。
爱,是以对方为中心,替对方考虑。而占有,是以自己为中心,按照自己划定的规则要求对方,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你要让我满意”。也许占有也算是一种爱吧,但这种所谓的爱,其实归根到底是爱自己。很多孩子,就被锁在这样的“爱”的牢笼之中。
对孩子的教育付出,如果是源于占有,就往往会发展为控制。教育与控制有着根本的区别,教育是对另一个独特个体的爱与帮助,而控制,源于对失去的恐惧。教育会选择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控制则选择自己惯有的方式。教育看重内在的过程,控制是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象的模型。
3
占有欲、控制欲强的家长,很多表现为“唯我独尊”,他们常常替孩子作出决定,因为他们认为孩子的选择大都是糟糕的。孩子走的每一步都必须获得他们的认可或授权,表面上可能孩子也有一定的选择权,只不过这些选项都是他们设定好的,或者说,选的让他们不满意就必须重选。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失去了自己做决定、做选择的机会,变成了他们的提线木偶。
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首先是自由的,而自由主要体现在人能够有选择地支配自己的行为。教育不是逼迫,更不是折磨。我们要做的不是告诉孩子必须学什么,而是巧妙地使他产生学习的愿望,然后为他(她)的愿望实现创造有利的环境。
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很有权威,孩子也可能表现得很顺服,但是家长教育孩子,跟君主治理国家的道理是一样的,就像道德经里所说的一样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高明的家长根本不会让孩子活在自己的影子里;比较好的家长会让孩子亲近自己;比较差的家长会让孩子怕自己;最差的就要挨骂了。这个在成人的世界里也差不多,大多数情况下,一旦某个领导让下属害怕,估计离下属骂他(她)也不远了。
4
不过,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孩子的天性,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去做。
所以我当然不是一刀切地反对课外班和辅导班,只是在报班的时候,我们要反省是否真正关注了孩子自己的兴趣、动机和态度。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内因,丑小鸭能够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从天鹅蛋里孵化出来的。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但是在我们逼着孩子学习小学奥数的时候,很可能扼杀了一位幼年的梵高;取得一张钢琴等级证书的时候,也可能失去了一位未来的牛顿或者爱因斯坦。
还有一些父母希望复制其他成功人士的成长经验,于是“哈佛大学家训”之类的文章受到热捧(很多这样的书和文章后来证实跟哈佛没有任何关系)。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人生经验都是独特的,所以即时接受同样的知识,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复制别人的成长经验,往往成了邯郸学步。
更何况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除了知识、能力和意志品质,还需要千载难逢的机遇,所以“我成功是因为运气好”不完全是谦辞,而“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也就只能当鸡汤听听。
5
区分爱与占有,或是区分教育与控制也很简单,就是想想我们是否希望别人也那样对待我们自己。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其实是想在孩子身上活出自己理想的样子。
肥胖的母亲在孩子身上寄托自己的舞蹈理想,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的父亲告诫孩子应该远离电子产品,爱上阅读。
这些父母把自己无法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一旦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设想发展,他们就会满腹怨气。
根据武志红老师的观点,父母,尤其是处于中老年的父母,怨气的形成分为三步:
1、活着是为了别人。
2、我已经奉献了这么多,你们应该为我考虑。
3、你们没有为我考虑,所以我满腹怨气。
这些父母挂在嘴边的就是“我做这么多都是为了你……你怎么一点也不……”实际上,换个角度看,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自己,他们想用自己的想法,占据孩子的躯壳。
“为了别人而活”貌似是奉献精神,其实潜台词是“我的不幸是你导致的”,所以无论是家长为了孩子而活,还是孩子为了家长而活,都容易使他们将责任归咎于他人,这种推卸责任使他们难以成长。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好的父母,不是孩子的塑造者,而是他们的辅助者。
下一次,当孩子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这归功于他们自己生命的发展;而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想问孩子的话先问给自己:“你哪儿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