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第七章记忆

作者:风影华华 2018-04-03阅读:5187次

第七章 记忆

记忆是联系"过去"和"现在"的纽带,时心里活动在时间上得以连续进行的基础,是心理活动的统一性与完整性的保证。

记忆的概念,是指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人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应,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记忆是人脑对信息进行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心理学基础——第七章记忆

识记的过程,识记就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没有经过任何的意志努力而进行的识记。

有意识记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并需要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识记。

机械识记是在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仅通过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意义与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识记的规律,1.目的及其远近对识记效果的影响:有无识记的目的或任务,效果大不一样。2.理解程度对识记效果的影响:对所识记的材料是否理解以及理解程度不同,识记效果也有明显差异。3.材料特性对识记效果的影响:识记材料在性质、难易、数量和位置等方面的不同,对识记的效果有不同影响。4.材料的位置与识记:识记材料位于文首、文尾还是文章的中间,都与识记的效果有关联。

保持是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与原初识记时的事物相比保持中的事物有一些显著的变化:1简略、概况。原初事物中的某些细节,特别是不甚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2.完整、合理。保持中的事物常会出现一些新增添的内容,特别是逻辑线索,因而常比原初事物更为完整、更为合理,更为接近具体生活实际。3.夸张、突出。原初事物的某些特点或某些细节,在保持中常会被突出、夸大,以至显得更具特色。

回忆和再认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再认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基础——第七章记忆

记忆的分类

内容新分类:形象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形象记忆是指以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语义记忆是指以抽象思维活动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是指以体验过的情绪为内容的记忆。

动作记忆是指以做过的动作、技能为内容的记忆。

时间性分类: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0.25~2秒)、短时记忆(1分钟内)、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

功能性分类:根据记忆的现实功能,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意识性分类:根据记忆是否意识到,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内隐记忆是指在隔日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雾意识的影响。

遗忘心理学基础——第七章记忆

遗忘: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错误地回忆或再认。

遗忘分为:一,永久性的遗忘,二、暂时性的遗忘。

遗忘发生和发展是有规律的,具体表现在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

遗忘的数量规律就是指记忆保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遗忘的性质规律是指遗忘具体有一定的选择性,即什么样的记忆内容会被遗忘或较快遗忘,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材料的性质和数量,2.学习程度,3.材料的序列位置,4.材料的意义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