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这种习惯性的拖延,是因为人们缺乏时间管理的能力,或者是懒惰懒…但殊不知「拖延症」和「懒」是不一样的两种概念!
拖延症英文是 procrastination ,来源于拉丁文的两个词根,pro 是向前的意思,而 crastinus 是明天。所以拖延症,就是把事情拖到明天再做。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皮尔斯·斯蒂尔教授有一个「拖延症公式」:U=EV/ID,(E效率,E信心,V愉快程度,I分心程度,D回报时间)
如果把「懒」定义为好逸惡勞,那么它的确符合公式里的“动力缺失”的标准;但如果只是缺少做某事的动力而推迟做某事,这或许是一种自我保护。
人们总说“能者多劳”,早于既定时间完成任务的人,会因此背负更多的责任与期待。因此,拖延,成为了对他人期望进行管理的手段。
还有一类人,他们之所以拖延,是因为他们享受时间紧迫带来的兴奋感,并且在紧张与兴奋中能激发更高的工作效率。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任务,变成了一种带来自我肯定的方式,他们也因此享受拖延。
而「懒」就不一样了~
「懒」简单点来说就是:害怕。
人们会因为害怕失败或害怕承认自己的弱点而选择拖延。他们拖延是希望可以待自己准备得更充分。他们既害怕开始一项任务,又害怕完成这项任务,拖延对于他们来说就成了“最好”的应对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实力跟不上!
毕竟,「拖延症」就算拖到了最后一刻,他们也会选择做完;而「懒」则将任务视为一种负担,不会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