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想爱又想逃”背后的心理学因素

作者:知我心理学 2018-05-01阅读:2912次

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反而会故意漠视他/她,装作很讨厌他/她么?

其实,很多人有这样的心理和行为,这样的行为不受控制,越是喜欢一件东西,自己往往不会去选择,似乎屏蔽了关于那东西的一切。这样的心理是由于缺乏安全感,所以对一切低期望值吗? 如何正确认识这种心理?如何进行改善和治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想爱又想逃”的心态。

心理学:“想爱又想逃”背后的心理学因素

“想爱又想逃”,包含了一种隐秘的羞耻感

我们小时候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影响着我们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影响着我们对另一半的“依恋”。心理学家们将我们与他人依恋的方式分成四类:

  • 安全型:他们容易与人亲密,并安心地依赖和被依赖,不担心会被抛弃

  • 痴迷型:他们渴望与人亲密,但总是发现、怀疑和恐惧另一半并不想达到同样的亲密

  • 恐惧型:他们期待亲密但又恐惧亲密

  • 疏离型:他们感到与人亲密是不舒服的,难以信任和依赖他人

其中,恐惧型依恋的人,便很可能出现这种“越是喜欢越是远离”的状况。这是因为小时候,他们很少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而以此同时,他们认为,是自己不够好,父母才不爱自己,他们渴望父母的爱,却很少被满足。从此,“羞耻”的感受,自我嫌恶的“种子”便埋在了恐惧型依恋的人心中。

于是,长大之后,当面对亲密爱人的时候,他们一方面渴望亲密,渴望有人可以爱自己;但同时另一方面,他们又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不够好”,双方走进了,只会让对方看到自己的不好,对方也只会像父母那样不爱自己,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对方的“爱”的。

与其接近对方来得到一个早就知道的答案,不如远远地爱着他就好,彼此还都能保有一些美好的幻想。

心理学:“想爱又想逃”背后的心理学因素

恐惧型依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还有哪些表现呢?

1. 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前

恐惧型依恋的人往往显得很犹豫。

他们既渴望亲密关系,又十分害怕在关系中受困、受伤。他们总是会预想许多自己被抛弃、被背叛的可能性,有时候这种对被伤害的恐惧甚至会让他们宁愿长久孤独也不愿进入一段感情。

他们的犹豫有时还会表现为对亲密关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永远在等待“对的人”,认为只要等到这样的人,自己就会不害怕被抛弃也甘心相互依赖(实际上,即使真的有合适的人出现,他们也不会真的不怕且甘心的)。

2.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后

当伴侣不在身边时,恐惧型依恋者会感到不安,但当伴侣回到自己身边时,又会感到厌烦。

他们自己总是在亲密与疏远之间挣扎徘徊,也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分分合合的戏剧化关系之中。他们也总是试图压抑和隐藏自己的真是感受和想法,害怕在伴侣面前暴露自己脆弱、依赖的一面。

3.在亲密关系出现冲突时

比起直接与伴侣争执,他们更“擅长”以隐晦、间接的方式来表达不满

如出现争执时,他们会疏远对方。 他们也常常是“爱的逃兵”,总想做那个先放手的人。当他们觉得自己总是反复陷入被抛弃的不安之中时,他们不仅会疏远对方,还可能会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避免陷入对方的操控,而采取更为极端方式——主动分手。

心理学:“想爱又想逃”背后的心理学因素

如何勇敢地去爱呢?

如前文所说,恐惧型依恋与一个人内心隐秘的“羞耻感”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如果你是恐惧型依恋的人,想要做出改变,那么如何应对羞耻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 你可以通过改变对过去的叙述来改变自己对过去的看法,减少自己所感受到的羞耻。

比如,你可以回顾儿时的经历(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在脑海中回忆),试着不去将父母忽视和冷漠看作是自己的错,找到并赋予这段经历其他可能的原因——可能是当时家庭条件不允许等等。

  • 你可以试着去释放和表达那些被羞耻感所压抑的情绪。

比如,当对方不接自己电话的时候,你可以尝试着先对自己说出当下的感受——“ta没接我电话,这让我感到很担心/害怕”,而不是急忙压抑感受而疏远对方。

心理学:“想爱又想逃”背后的心理学因素

愿你勇敢去爱,也愿你有被爱的勇气。不再做一个爱里的“逃兵”。

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3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