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学习动机的影响
1.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美国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1968年他和和雅各布森教授各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她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傅茂生在试论家教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中提出:美国心理学家凯尔和赫尔赛等人曾对一组打算上大学的男孩和另一组不打算上大学的男孩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比较。结果发现:父母的期望和管教具有压倒一切的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大体上反映了父母的态度和信仰。不希望上大学的家庭有如下特点: ①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②他们因为有固定的工作而感到运气很好,认为儿子将来大概也差不多,何必去多考虑;③从未想到过自己的孩子有上大学的可能,对大学认识模糊。而希望上大学的孩子的父母有如下特点: ①他们深知社会上的等级,希望上升到更好的社会地位,并认为社会职业是按教育程度分等的;②相信自己缺乏教育是成功的障碍;③他们一贯地、经常不断地鼓励自己的孩子认真学习,准备上大学。在我国,不同家庭对儿童学习上的要求,也有类似的影响和反映。
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动机,作为家长来说,要提高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对孩子的学习保持较高的期望。
2.父母的榜样作用
动机是有感染力的。父母是孩子学习动机的榜样。如果父母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学而不厌,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从事自己的职业,就对孩子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相反,如果父母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出厌烦和冷淡,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孩子。
3.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可以使子女的学习动机朝着积极、主动、稳定的方向发展。我国研究者闫淑华、韩舒文、陈艺瑕指出:
父母的温暖理解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正相关,父母的拒绝否认、母亲的惩罚严厉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负相关;
父亲的信任鼓舞的情感温暖对学习动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父亲对孩子不够温和、鼓励和支持会导致孩子学习动机过弱学习兴趣偏低;
父亲对孩子管教过于严格,限制孩子的成长自由会造成孩子学习动机过低;
母亲对孩子没有足够的关心和爱护,不注重孩子的心声和需求,忽视孩子作为一个个体的成长需求,在教育孩子上面没有真正走入孩子的世界,聆听他们的声音等,这些原因都可能是导致孩子缺乏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
母亲过分干涉孩子的成长,限制孩子的自由会导致孩子学习兴趣过弱,由于学习兴趣的缺失会使孩子难以确立属于自己的明确学习目标,或者根本就不愿意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因此可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多一点温暖理解 、信任鼓舞、温和支持、关心爱护;少一点拒绝否认、严厉惩罚、干涉限制,则更有利于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