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抑郁症都能好, 我为什么好不了?

作者:幸福的孕妈妈953 2017-07-10阅读:3909次

抑郁症属于一种比较容易治疗的精神障碍,80%以上的患者都能康复。精神科医生也最喜欢治疗抑郁症,因为容易有成就感。抗抑郁药物的种类很多,每种的有效率一般都在60-80%,这个比率还是比较高的,万一疗效不好,就换一种即可,或者也可以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增强疗效。

但是在临床中,我们发现有少部分患者疗效不好,已经换过多种抗抑郁药物,或者两种三种抗抑郁药物也都用过,但还是没有好起来。所以学术上就有了一个“难治性抑郁”的概念,其定义为:临床上经过足量、足疗程(6-8周)的至少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后疗效不佳的患者。疗效不好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学因素等等。我想从心理学方面谈谈导致抑郁不容易好的原因。

有一个概念叫做“维持因素”,维持因素是导致难治的一个重要原因。什么是维持因素呢?举个例子,比如对于高血压患者,一般来讲通过服用降压药物,就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就是有少部分患者服用了大量降压药物,血压仍然下不来。通过找原因,我们发现,这些患者的生活方式存在问题,如高盐饮食,大鱼大肉,经常喝酒,熬夜,缺乏锻炼等等,这时生活方式就成为这类患者降压效果不好的原因,也就是高血压的维持因素。

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经常也会存在维持因素。同样举例说明,一个离婚的女性患了抑郁症,给了很多抗抑郁药物,但是效果不好,为什么呢?原来她虽然跟前夫已经离婚,但是仍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之下,而前夫经常会带别的女人回家,这对她就形成了一个持续的刺激,导致抑郁不容易好,这种生活环境就成为她抑郁症的维持因素,需要脱离开这个环境才有可能改善。

所以当我们发现患者的抑郁症总是不好时,就需要寻找疾病的维持因素。对于抑郁来讲,心理上的维持因素通常有:完美主义、认知歪曲、时间管理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等等,一旦发现有这些问题,就需要一定的心理辅导。认知行为治疗被证明对难治性抑郁是一个有效的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解除维持因素,维持因素解除了,疾病也就好了一大半。

成年人抑郁预后一般良好,而青少年抑郁症状缓解后,社会功能经常受损,不能上学,同样是因为存在着维持因素,如病耻感、回避行为等,经常会导致退缩,所以一定要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否则即使抑郁的症状减轻了,可能仍然无法上学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