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是好习惯,但有一些人,看上去身强体壮,却会因为身体上出现的芝麻绿豆般的小小变化,不停地往医院跑。这类人,可能正被疑病症所折磨。随《健康心理》来了解一下疑病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吧。
我们先来看一个典型的个案:
小李是网络工程师,今年30岁,他平时非常关注与健康相关的信息,自己身体上有点不舒服,会第一时间上网搜索查资料,进行深入的对照研究。去年底,他在网上看到一个讲喉癌的文章,当时他的嗓子正好不舒服,就觉得自己的症状和文章里的描述很像。第二天,小李没去上班,直奔医院,大夫检查后说他是喉炎,吃几天药就好。
咽喉不适还没好利索,小李又发现自己身上有几处红肿,他赶到医院,医生说那只是虫咬后的皮炎,不需要特别处理。小李放心不下,回到家里上网搜索,他看到一段话写道:“痣,如果发生色素沉着,皮损增殖,有疼痛和脱毛现象,说明有癌变的可能。”从那天起,小李跑遍了市内大大小小的医院,觉得自己身上的小红疙瘩已快癌变。最后,要求医生给他做手术,把疙瘩切下来,送病理检查。医生没办法,只能满足他的要求,但病检报告显示一切正常。最终,有朋友明确指出小李有疑病症,陪他去看了心理医生,并得到了确诊。
疑病症在精神医学界被划分在躯体形障碍项下,它的基本特征是心理冲突以身体的形式出现,对疾病怀有令人痛苦的恐惧。得疑病症的人像是在等待疾病症状的出现,因为他们确信疾病已经在那里,症状一定会出来。这些人往往是健康资讯的忠实粉,会从自己获得的信息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并和自己进行对比。他们不相信医生的检查和诊断,会换好几个医院寻找“真正懂自己的名医”,有些患者干脆自己寻找“治病良方”进行“自我治疗”,他们会给自己制订苛刻的健康计划,也会自己找药吃。
疑病症患者可能真的曾经受到过生理疾病的困扰,当身体再有不适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旧病复发;或者是他们曾经目睹过家人或是熟悉的朋友为疾病折磨,他们对疾病的恐惧在旁人来看是不可思议的,但只有疑病症患者自己清楚,那不是在装病,而是真正地在经历身体的痛苦和内心的恐惧。
还有一些研究指出,母亲的过度保护,或者是幼年时经历过虐待,成年后就更容易患疑病症。对疑病症主要采用心理治疗,方法有心理咨询和系统性脱敏,也可尝试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的抗抑郁药物。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关你健康》由专业人员制作,以科学与人文视角多维度观察生命健康,包括医事、史话、日常、展望、心理、房内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