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解读不可意思的心理现象

作者:熊玲心理咨询 2017-07-20阅读:2768次

心理学领域有哪些业内常识是外行人感觉不可思议的?

熊玲:解读不可意思的心理现象

这个问很难回答。因我作为业内人士,对心理学领域的常识自然见惯不鲜,难判断外行人“感觉不可思议“感觉指的是什么。若回答,其回答的所有内容,也都只是我--业内人对“感觉不可思议”的感觉,或叫我对外行人感觉不可思议的猜想,代表不了外行人本身的感觉。

这样想之后,这个问提也不难回答。俗话说,术有专攻,业有所长。凡很特殊的行业,在外人眼里都有不可思议之感。

可我认为,心理学领域令人不可思议的并不多,因为心理学是最贴近人的学科之一。人,无论从他的生物性还是社会性,其结构都离不开他的精神系统,这包括人的感觉、认知、情感、情绪等,以及从这些结构所衍生出来的各种需求、纷争、爱、仇恨、理想.....这是作为人,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其中。从这个角度看,每个人都是心理学行家。

所以说,心理学常识性的东西,外行人并不陌生,而对于心理学研究的某些人类行为,主要指人的心理怪象,对外行人来说简直就是无厘头,理解起来感觉不可思议。举例两个方面予说明。

熊玲:解读不可意思的心理现象

(一)投射性认同。人际里,那些奇奇怪怪的关系模式...

生活中,我们常见这样的现象:家庭成员常为一些小事起争执,同时或朋友之间,常为看法而冲突,甚至相互伤害;极端的是我们心理咨询所见的,许多人际焦虑、疑病恐惧或人际恐惧的来访者,他们的心理现实,可用心理学的理论依据—投射性认同来解读。

投射性认同,是心理学最基本的关键词之一,也是心理学深奥的常识。比较接近通俗的理解是,以己度人的意思。但又不只是“以己度人”那么简单。

稍微科普一下,人的成长包括性格、思维、价值观等的成长,是通过认同而获得的,认同,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形成的机制。投射是伴随认同的,比如,我们小时候,大人或外界所投射来的感受(包括情感和想法两部分),不断被我们认同并内化,也叫内射成为自我的感受。自我的形成过程中,我们也会将自己的感受外投射给他人。人早期的内心很单纯,体验只有黑白两种,感到舒服就向你笑,感觉不舒服就冲你发怒,觉得是你的不好。这属于婴幼儿的投射性认同。

所以投射性认同,是人自出生后就有的一种心理机制,大部分是正性的。心理学关注的是神经症的防御性投射认同,也叫病理性的投射认同。常见的有:依赖型投射认同,讨好型投射认同,权力型投性认同。人们稍微留心,就不难识别你身边多的是这样的人。

比如,依赖型:使用这种投射性认同的人,通常在做决定或需要独立行事的时候,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他会死皮赖脸有求于人,可实际上这种人是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尤其在亲密关系中,凡当事者以各种形式向你表达“如果你不帮我的话,我就走投无路”“如果你不关心我,我就活不下去了”,或以歇斯底里、自杀相威胁的行为,都是采用的依赖性投射认同,迫使他人的关心或帮助。当然,是否接招(认同)对方投射性的东西,也取决被投射方的意志。往往是,那些“心软”的接受者不得不就范,容易陷入当事者无条件地索取和求助中,成为了当事者情感控制的对象。

再如,使用权力型投射认同的人,是诱导出他人的软弱、无能感,以实现自己的控制欲和权力欲望。 例,有的人在工作环境中,总表现得盛气凌人;与人交流中,总显得“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的厉害,这显然在投射他的自负或虚荣。我们在心理咨询中,也常遇见这样的来访者,他什么都懂,甚至会讲出许多高深的人生哲理,或提一些刁钻的问题,或总是否定你的意见...让你感觉到“他很强”“你不如他”的无助感和压力感。但实际上,人的害怕被瞧不起的深刻自卑,会驱策人使用权力型投射认同,只是他无意识的把自己置于了一种强迫自己逞强的“高位”。

生活中的迎合型更多,使用这种投射性认同的人,通常是竭力诱导他人身上的内疚和感激之情,从而实现自己的成就和拯救欲望。 例,某女士,她在生活中对人特别地好,从来是为别人着想,爱帮助身边人,但别人对她并不那么感恩,甚至不理解,为此她很伤心,也百思不得其解。人际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总显得很谦卑顺从,不时地对你的衣着、说话、观点...赞口不绝。这些行为给你的初始感觉是被认可、被喜欢的好感,不久你会有一种说不出滋味的不舒服感觉。

解读迎合型的人,他们是未建构足够好的自我同一性,因缺乏自我认同,才渴求他人的认同以让自己感觉有价值。但却是 “ 以自己缺失的意义,只有在他人身上寻找 ” 的投射性认同而达到。

究其根源,作为防御性的投射性认同,其深层心理动机是分离焦虑、和接纳情结。也可这样来理解,那不同模式的投射性认同,是人们渴望被接纳的种种手段。

熊玲:解读不可意思的心理现象

(二)为何有人总是,强迫性重复不好的事情?

强迫性重复,从字面理解,就是对某件事控制不住的反复。人们也常听说,什么强迫思维、强迫洗手之类。但未必理解人为什么会有控制不住的强迫?

强迫性重复一词,是由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所提出。他在对孩子行为的观察中发现,当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

强迫性重复具有自动化反应的特点,即在人们的生活中,个体一但遇到与早年相似的情景,会激发人用早年相似的反应来应对,而且是不自觉的条件反射一样的反应。此反应,可以在各个层面,如情感反应上、人际关系上、防御手段上、认知上和行为上,以直接的或象征的方式重复体现出来。

对于强迫性重复,若是重复好的事情,易被人理解和接受。若重复的是一些自己都觉得很不好的事情,就不仅害苦自己,也会殃及他人。我们常见的例子:一个性格非常温和的女人,她有过3次婚姻,每次婚姻在5年左右,每次找的都是她极其讨厌的赌鬼;某中年男士,不仅有严苛的洁癖,选择异性也一个标准,他的婚姻对象,以及婚外情对象,不是精明能干者,就是霸气强势的女人。

也有,一个女孩每次找对象,她都遇到的是花心大萝卜; 某20几岁的男孩,不知多少段感情,他都控制不住会迷恋上已婚的气质女人,或单身的中年女人,亲朋好友怎么劝都无用,下次他仍然要找同样类型的,死不悔改。

凡此现象,常不太为人理解,只好无奈说:哎,这就是人的命吧。但,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完全可以理解。强迫性重复,之所以是自动化的强迫性重复,跟无意识的强烈动机有关,主要有二:一是对快感的依恋。因为人早期所经验的(无论是对食物、性、情感等)深刻的舒服感,会成为一种极敏感的感觉记忆。也可以叫情结固着。

二是,重获掌控感,这是强迫性重复背后的核心动力。任何情结的固着,跟过往的创伤性事件,以及对事件的处理方式有直接关联。幼时的自我,在创伤性的情景中,正是自我处于极度虚弱、无助的失控状态。他之后的岁月里,不自觉地为了掌控感,练习应对技巧,以期望控制和改写当初——无助、无掌控力所致的不好结果。

因此可理解,为何有的人受不了母亲太黏,什么事都要控制,长大后便娶了个很爱管事的妻子,然后开始第二回合的心理战争,就是要从她身上重获自己追求了一辈子的尊重,赢取心理空间与独立自主的权利。也有人,受不了父亲的太过懦弱,不能保护自己,长大后不知不觉地就嫁了个身上带着自己所熟悉的父亲懦弱特征的“耙耳朵”,潜意识中希望藉自己的努力,使这个“耙耳朵”变得强大,能够带给自己从父亲身上未能得到的安全感。包括前面所列举的,那些强迫性重复的例子也都一样,其行为背后存有一块无意识黑洞,里面是浓浓的、无可控的掌控欲。

心理学所研究的人类怪象很多,不能一一赘述。介绍的以上两方面,算是人心理现象的典型,但愿令外行人多少有点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