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算我国目前有700万左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此庞大,对这种病症的治疗你真的了解吗?除了院内治疗,在院外我们又能做什么?
精神病患者是个什么样?许多人并没有直接接触过该类患者,但脑海中对精神病患者的勾勒都是相似的。疯疯癫癫、胡言乱语、无法沟通、难以靠近、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是社会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刻板印象,这种固化的认知使社会公众对精神病患者产生歧视和偏见,将他们列为危险人群,进而避而远之。
精神疾病是容易被社会公众歧视的疾病,即使患者处于康复期,也同样会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遭到孤立和排斥,受到嘲笑和隔离,让患者及其家属背负上沉重的心理压力,感到深深的耻辱和痛苦。
病耻感,是精神病患者治疗和康复路上的拦路虎,是深藏在患者及其家人心中的一道疤。
一、病耻感的危害
病耻感是造成精神病患者治疗延误的重要原因。为躲避歧视,否认或隐瞒病情是患者及家属常见的自我防御措施,致使疾病得不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宁可求神拜佛、或求治于江湖野医,也不肯把患者送到精神专科病房治疗;很多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则更愿求助于综合医院的非精神科医生,来解决睡眠问题或其它不适;有的患者家属,为了避免周围人知晓其亲人罹患精神疾病,宁可放弃公费医疗、医保农合费用的减免,全额自费并选择到离家较远的精神病医院就诊,以保护自己的隐私。
特别是未婚的精神病患者,隐瞒病情现象更是常见,住院期间家属会拒绝一切亲戚朋友的探视,向周围人隐瞒并封锁因精神疾病而住院的消息。有一位患者家属,在开车送病人到精神病医院住院的途中发生了车祸,宁可息事宁人赔些钱,也不想通过报车险而减少经济损失,原因不是不缺钱,而是担心女儿患有精神疾病的事实被他人知晓,他说:“不是什么光彩的病,不想让别人知道,以免遭到嘲笑和非议。”
隐瞒病情虽然可以使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暂时免受歧视和偏见,但潜在被发现的可能性也使患者面临强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研究表明,那些婚前隐瞒病情而结婚的精神病患者婚后心理压力很大,他们会因隐瞒病情而心生内疚、因怕被发现而情绪紧张、因缺乏理解支持而感压抑和无助,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导致症状波动或疾病复发。
二、如何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
1、加大精神疾病知识的宣传及普及,提高社会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是消除歧视和偏见、减轻病耻感的关键。让大家认识到精神疾病患者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经过正规治疗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完全康复。
2、改变医疗机构名称,比如,将医疗机构“精神病医院“改名为“精神卫生中心”或“人民医院”等,可以或多或少的改善就医患者的心理感受。
3、更改“精神分裂症”诊断名称,由伦敦大学学院的Nell Ellison等开展将“精神分裂症”重命名为“统合障碍”以减轻病耻感的研究,旨在从疾病命名上让患者更容易接受。
4、建议建立精神卫生机构开放日,让更多人了解精神病医院,了解精神病患者。
5、患者及家属要树立信心,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和顾虑。
精神疾病是一种有着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疾病,患者的康复不仅需要药物,更需要心灵上的抚慰和帮助,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