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一则消息,说国外有研究报告显示:20%的人都是习惯性拖延症患者。我也不知道这些歪果仁是怎么研究出来这个数据的,应该远远不止才对啊。
想想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在截止日期到来之前才把作业或者论文给赶出来。
工作之后,也经常在deadline前夕才把报告写完或把计划做好。
当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出来社会后,身边有跟我一样情形的同学、同事,都不算少数。
据说,著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的法国作家雨果也是一位拖延症重度患者,他为了战胜自己的拖延,也是蛮拼的,每次开始写作前就把衣服脱掉,给自己穿得破破烂烂的,衣不蔽体,这样就无法出门见人了。
作为一个曾经的拖延症重度患者,拖延给我造成的麻烦还真不少。
因为工作拖延没有在下班前完成任务,错过了最后一班地铁;
因为迟迟不愿出门,错过了演唱会的开头部分;因为不愿开始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放在作业、论文、报告上,导致完成的质量不高……
虽然说习惯拖延是人的天性,并且一般不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但是,从长远来看,要想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我们必须要有意识地与拖延作斗争,这就是成长。
吃一堑,长一智。在吃了不少拖延的亏后,我决心行动起来,向内心深处的这位拖延老铁宣战。
我看了《战胜拖拉》、《拖延心理学》之类的书籍和一些相关文章,发现拖延的产生大多源于心理因素,需要找对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人类拖延产生的原因。人类的大脑结构中有前额叶皮质和脑缘系统两个部分,前者是理性的,帮助我们分析问题,作出决策。
后者则是一只感性的、及时行乐的猴子,每天想的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晚上9点之后,看到室友在吃你最喜欢吃的零食,前额叶皮质会跟你说:不能吃,现在正减肥控制体重呢。
而那只猴子呢则说没关系嘛,这么好吃的东西,再不吃就没了喔,就吃一块又不会怎样。
周末的晚上,你可以打开电脑开始写论文或总结报告,也可以打开视频网站看最新的电视剧或综艺节目。这都取决于你有没有把这只猴子有搞定。
这只猴子的特点是一旦得到了满足,往往一发不可收拾,根本停步下来,你会觉得零食越吃越想吃,剧越看越想看。
要想真正战胜拖延,我们不能硬来,而是要用科学的方法训练那只猴子。具体怎么做呢?有三个步奏:
1、 设目标
将要完成的大目标设置为若干个小关卡,使自己不用花很大心思即可达到,比如写论文时可先把参考资料收集好,写总结报告时先列出提纲。
2、 量进度
让自己的进度变得清晰可见,看到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大脑会更愿意继续努力干下去。
3、 给奖励
很重要的一点是:每完成一个小关卡,需要给自己相应的奖励,猴子满意了,才不会搞出大的动作。
以前在中学作文课的时候,老师总是让我们不要等,开始动笔写灵感就来了。当时还有点不理解,现在看来老师是对的。
因为那时写作文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而我们又想着怎么样才能语出惊人,结果往往就会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写好了。
所以,当你做某件事想要拖延时,正确的做法是踏出第一步再说,没有准备好之类的话都是借口。猴子是好动的,我们要带着它一起动,这样才能不被它牵着动。
人毕竟不是机器,实在控制不住想要拖延,怎么办呢?
这就要启动下一道防线了: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下未来的情景,看到拖延的代价,给自己危机感。
美国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利用软件技术让实验者看到自己老了的样子,然后做有关理财规划的试题,结果受试者给自己的养老金分配的金额是实验前的两倍。
因此,以后想放纵自己虚度年华时,想想一生碌碌无为的羞愧;想暴饮暴食时,想想以后被肥胖折磨的痛苦;不想收拾屋子时,想想工作一天回到家看到凌乱房间时的那种糟糕心情。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妥协了。
在有了目标后,参照小达在前面的文章中所说的“三件事法则”来做计划,具体执行计划时,再配上合适的工具,能够让我们更远离我们。
这里介绍一种方法——番茄工作法,是意大利人发明的,因为当时用的钟酷似番茄,所以称为番茄工作法。
就是工作一段时间如25分钟后,休息5分钟,如此循环往复,不会让大脑太累,有助于提高工作时的效率。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番茄钟”就会有相关app供我们免费使用。
拖延是人之常情,不要对自己的意志力感到失望,找出原因,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出一套适合自己学习及工作的环境和流程,拖延的毛病肯定会被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