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把头发这样扎起来好不好看?”12岁的乐乐扎两根辫子,放在胸前,她表情木讷又略带期待的问。
要是以往,周女士肯定会因为这发型不适合乐乐的年龄,而斥责她一番。但这次,她忍住了,只说,“你觉得怎样好就怎样扎吧”。周女士还没学会赞美乐乐,但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她跨出的重要一步。
近日,在湖南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乐乐被诊断为轻度抑郁症,周女士陷入自责并在努力改变中。
“我给你买的你不穿,现在知道热了?”一个月前,周女士当着亲戚面,对乐乐又是一顿呵责。乐乐没有回嘴,低着头默默流泪。这一哭又是两个小时。像这样的情况,在过去12年经常发生。
“我们开个快餐店,就我和老公两个人打理,工作很辛苦,可她老是过来捣乱,要买这个要玩那个,我就会很烦。”周女士说,长期工作压力大、睡眠质量差导致她容易心烦气躁,不知觉,乐乐成为了她的一个“出气筒”。
乐乐的不好“表现”,比如没按建议穿衣服,没按时回家,不敢一个人睡觉,都可能引爆周女士的情绪。
“有时候我说她,她也不吭声,这更让我气了。”周女士很是沮丧。其实,早前几年周女士就意识女儿的问题主要在她,她努力调整过自己,但效果甚微。“我希望我的话得到回应,可是在她那儿都没有。”
儿少心理科心理治疗师杨醉文解释,乐乐是一个内敛、敏感、胆小的小女孩,不善于语言表达,在人际交往中,她比较小心翼翼,习惯猜测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且很在乎对方的感受。
而周女士是一个好强、心直口快的人,她不善于体会别人的情感,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沟通中,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易导致信息传达的错位。
儿少心理科马静博士(门诊时间:周一周三全天,周五上午)称,“周女士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常犯同一种‘错误’,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回应她。孩子呢,她也不理解妈妈为什么会经常凶她,她可能无数次在心里请妈妈温柔点对她说话,她想要得到妈妈的爱,却不知道恰当的表达。”
马静博士强调“妈妈经常斥责、否定孩子,反对孩子的选择,对本身就敏感内向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加剧了他们的不愉悦感、低落情绪和自卑心理,严重的可能会发展为抑郁症。”。
目前,针对乐乐的情况,除了给予基本的抗抑郁治疗,还为其安排了心理治疗,以及包括周女士在内的家庭治疗。
专家进一步建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妈妈要多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孩子,多肯定孩子、赞美孩子。遇到问题,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沟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不要用命令性语言来对孩子实施控制。
周女士现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愿意去改变,也愿意来进行心理治疗,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石荣
湖南医聊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获取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nyiliao。
湖南医聊每日提供专业、靠谱、实用、及时的权威健康科普资讯,让我们一起收获健康,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