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导特爱写的几个罕见病,也许可以把它写进你的剧本里

作者:新影艺考 2017-08-07阅读:5172次

疾病是影视中常见的题材,其中有很多讲述不治之症——罕见病。更为可怕的是,很多是真人真事改编。这些病真实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折磨着病患。作为编剧的你,也许可以将罕见病写进你的剧本,让更多的罕见病得到关注。

1.肌萎缩侧索硬化

被搬上荧幕比较多的罕见病就是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就是我们俗称的“渐冻人”。

日剧《我存在的时间》,电影《霍金的故事》、《我是渐冻人》讲述的都是“渐冻人”的故事。早期症状轻微,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等一些症状,渐渐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最后产生呼吸衰竭。

2.庞贝氏症

《良医妙药》主人公约翰的孩子就患有此症。

婴儿型:约在6个月左右发病,常在1岁前就死亡

严重的肌肉无力舌头肥大 心脏肥大 肝脏肥大呼吸困难无法如期达到发育的标准。

晚发型:约在20至60岁发病

逐渐的肌肉无力,特别是躯干和下肢行动时感到疲惫、呼吸短促、睡眠中呼吸暂停症侯群或间歇性睡眠、早晨性头痛、白天嗜睡、脊椎侧弯、下背疼痛。

而在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发生率则约为五万分之一。

3.闭锁症候群

闭锁症候群,在这个症状中,患者就是被困在自己的身体里头。患者虽然意识清醒,但因为全身瘫痪,除了眼睛以外,无法移动或是沟通。若患者连眼睛都瘫痪,那就称为完全性闭锁症候群。

《潜水钟与蝴蝶》该片讲述让·多米尼克·鲍比突发性血管疾病陷入深度昏迷,身体机能遭到严重损坏后用眼皮与世界交流的故事。

4.多发性硬化

《她比烟花寂寞》这部影片中女主角Jackie正是饱受此病折磨。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本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主要临床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5.脊髓小脑变性症

《一公升眼泪》的女主角木藤亚也人物设定为十几岁患有此病。说话时发音含糊不清,无法控制音调。眼球转动不平顺,影像容易产生“重叠”。肌肉不协调感加重,无法写字。有时感到吞咽困难,进食时容易呛咳。

下面两个不算是罕见病,但经常被编进影视中

心因性遗忘

电影《归来》中,冯婉喻因患此病已然不再认识男主。

心因性遗忘指病人不能对于过去生活中的某一阶段时间内的经历部分或全部遗忘,不能回忆起往事或精神创伤的有关体验。当病人受催眠之后,被遗忘的经历又可重新回忆。见于精神休克后、癔症、反应性精神病。

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也就是俗说的“人格分裂”,“人格分裂”是一种精神疾病,经常被写进影视中,电影《分裂》讲述的就是主角患有严重的人格分裂,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有这类异常人格的人敏感多疑,他们总是妄自尊大,而又极易产生羞愧感和耻辱感。此类障碍的患病率可能高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人格障碍。目前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即心理治疗和生物医学治疗。尽管目前在人格障碍的治疗上已取得了一些进步,找到了有效改善症状的方法,但对人格障碍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根据人格障碍者的不同特点,帮助其寻求减少冲突的生活道路。

你懂我的专业,我懂你的艺术!关注新影艺考,了解更多艺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