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11个月,很喜欢打大人的脸,每次拍了之后就笑个不停,不让打就发脾气,请问该怎么办?”
相信不少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儿童打人的行为一直是询问频率较高的问题之一,当第一次发现宝宝“打人”时,大多数妈妈都是震惊并手足无措的。
事实上,大部分宝宝的 “打人”行为并不具有攻击目的,只要家长们正确引导,孩子“打人”的行为就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宝宝为什么会“打人”?
宝宝出现“打人”的行为,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宝宝在探索自己肢体的活动范围和能力,同时体验其中的因果关系。
例如宝宝无意中拍打到大人的脸上或者身上,发现这种行为会引起父母的情绪变化,比如惊讶或者大笑,这时在孩子的意识中会认为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比拍打玩具更容易产生互动,从而使他们加深了记忆,同时也强化了“打人””的行为。
二、宝宝“打人”是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当孩子们还不会用语言或者其他方式来表达情绪时,他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使用肢体语言,尤其是在他们焦虑或者兴奋的状态下,这种“拍打”的行为会更加明显。
三、宝宝“打人”是孩子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的表现。
很多时候,宝宝会通过“打人”的方式来获得关注,让同伴和他进行互动。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宝宝还没有学会如何和同伴开启对话和互动。
四、宝宝“打人”的行为是源于对某个卡通人物的模仿。
动画片以其声画并茂、夸张幽默等特点,对儿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今看动画片已经成为大部分小朋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孩子在没有辨别是非能力之前,会在现实生活中盲目模仿动画片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那么动画片中出现的一些不当的行为和语言,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孩子“打人”的主要原因。
五、孩子“打人”是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
当父母因为某种原因疏于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时,孩子会感受到自己被父母所忽略,从而产生焦虑和惶恐的情绪,这时他们会表现出各种行为来吸引父母的关注,其中也包括“打人”。
我们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当宝宝出现“打人”的行为时,父母需要及时的干预和引导,让他们明白怎样的动作和行为才是正确的,因为父母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告知孩子: “打人”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一、当宝宝出现“打人”的行为时,把他拉向一边,用平静但坚定的语气告诉他“不可以”,在说完之后把头扭到一边,停顿5-10秒后再继续和宝宝进行正常互动。此时家中的其他人也需要配合,不做出任何表情回应。
二、鼓励宝宝通过拍打玩具来探索每次动作和结果(发声、掉落等)之间的即时因果关系。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锻炼肌肉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孩子会因为对肢体愈加熟练的掌控而逐渐建立起自信。
三、不断向孩子示范正确的情绪和表达情绪的方式。例如在开心的时候一边说“太好了”一边鼓掌。同时找一些表情识别卡和孩子一起学习,教会孩子不同的表情代表怎样的情绪。此外,也可以找一些关于“生气”和小朋友打架的绘本或者视频,和孩子一起看,告诉他这样的方式大家都不喜欢,并向孩子示范如何正确并友好地邀请同伴和自己一起玩。
四、筛选动画片并和孩子一起观看,在观看过程中发现不良行为要及时告知孩子。注意不要硬性剥夺孩子看动画片的权利,但可以选择积极向上、适合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动画片进行观看。
五、平日里给予孩子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当孩子焦虑惶恐时,及时拥抱孩子,给他安全感。在孩子出现“打人”行为时,则无需给予特别的反馈,尤其是避免讲道理之后再拥抱的方法,只需轻描淡写说一句“打人是不对的”。这样坚持下来,平日里父母已经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了,孩子则不需要通过问题行为来获得。孩子也会发现,即使他出现了问题行为,也不会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于是,“打人”行为就会失去它所具备的吸引父母注意力的功能,自然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六、父母要起表率作用。永远不能低估言传身教的影响力,在教育孩子如何控制情绪之前,大人首先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好情绪管理。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发现孩子对人物表情和情绪的理解存在问题,又排除教养环境和方式的影响,则要注意带孩子去做一个认知能力的评估,排除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