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告诉你,理智有哪些坏处?

作者:简单心理 2017-08-17阅读:2815次

我爸是个非常理智的人,我和他之间的沟通,基本就是他跟我讲道理,讲道理,和讲道理。

小时候,我在学校受了委屈,他会跟我讲如何解决,告诉我要做1234。我说可是我被欺负了啊,他就不耐烦了,说这不是告诉你怎么办了吗?

长大后,我对该读研还是该工作有点迷茫,他会跟我讲人生规划。我说可是我还是有点焦虑,他又不耐烦了,说你自己回屋焦虑去吧,焦虑有用吗?焦虑就能找到工作了?

再后来,我失恋了,没忍住在他面前哭了,他突然就不知所措了,直接把我扔给了我妈……

可能特别理智的人都有这样的共性:喜欢讲道理,喜欢事情尽在掌握,喜欢解决问题,但就是不愿意处理情绪;

他们会觉得,难过的时候,哭有什么用?哭能解决问题吗?

听起来真的是有理有据,但为什么我们在和特别理智的人聊天的时候,就总感觉那么心塞呢?

心理学家告诉你,理智有哪些坏处?

理智大哥与感性小弟

自诩为“理智”的人,会有一种隐含着的优越感

我们想到理智的时候,会联想到的是条理清晰,有逻辑,运筹帷幄,高智商等等好的词,电视剧里隐藏在幕后的高智商大Boss经常是这种理智的形象。

比如影视剧中最酷的黑道老大都像是一个模子造出来的一样:特别冷静,大难临头的时候也会摆出一副“我早就料到了”的表情,如果有人不听话也不会表现得很生气,而是冷静的转头跟小弟说:“做掉他”。

理智的人在电影里常常是这么酷的形象。

但“感性”的待遇就特别不一样,想到感性的时候,会联想到的可能是情绪起伏大,冲动,敏感,意气用事。

如果同在一部黑道电影里,那感性的人可能就是老大身边,那个动不动就跟人干架,嚷嚷着“我弄死你!!!”的小弟了。

所以生活中那些理智的、爱“解决问题”而不表达情绪的人,会有一种奇妙的优越感,因为他们觉得理智是成熟的表现。

理智者会认为成熟的大人需要的是理智,需要的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有小孩子才哭哭啼啼,关注自己委不委屈。

心理学家告诉你,理智有哪些坏处?

《深夜食堂》里的大哥与小弟

大哥与小弟的互相折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失恋难过想要倾诉的时候,碰上过非常理智的朋友。这种时候其实双方都是非常痛苦的。

我的朋友曾经跟我吐槽过她失恋的时候,去找朋友倾诉时的惨痛遭遇,当时是她男友劈腿,但感情这种事,也不可能说放下就立刻放下。

所以一开始她就处于:“啊他怎么能这样,我该怎么办啊,我还喜欢他,他怎么能这么对我……”的情绪宣泄中。

而她的朋友就是个非常理智的人,第一句话先说的是:“别哭了,你听我说”。

然后就开始非常详细地给她分析她男友做了哪些对不起她的事,有多渣,如果和他继续在一起会有多痛苦,最后推导出结论:你现在应该删掉所有他的联系方式然后过自己的新生活。

其实我的那个朋友和每个失恋还放不下的人一样,心里都知道这些道理,也觉得对方说的对,但“理都懂可我做不到”才是人生常态。

她只是真的很难过,也知道没什么希望了,就想让朋友来安慰一下自己,给自己一些支持,但自己刚哭到一半就被叫停,然后又受到了一通大道理的洗礼,觉得对方冷冰冰的,也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安慰而是“指导”。

但其实,她那个朋友也很气:觉得明明给你建议了,你不听,那你还继续跟我说什么劲啊,没意义啊!你来找我说这个事情,难道不是找我帮忙的吗?

理智的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会非常希望能“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才是问题的核心。

心理学家告诉你,理智有哪些坏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理智的人有时候执着于要跟你讲清楚道理,凡事都要分出个对错,但就是对情绪视而不见。

比如你和对象吵架了,你气呼呼的坐在那,对方凑过来,你还有点小高兴,觉得对方要先道歉服软了,然后就听到了一句经典台词:

“别生气了,我是不对,但是这个事情吧……

然后再开始跟你分析这个事情,但有些小事小争执,明明是哄哄就能过去的,不用非要分出个是非对错来。

理智者另外一个超可怕的习惯就是,不管多小的事,多小的矛盾,我们都应该“好好谈谈”。

大家能懂我意思吧!!! 隔三差五对方就一脸严肃的跟你说:“我们应该好好谈谈”是种怎样的体验,是种极其可怕的体验啊。

其实在很多小的冲突中,比起原本引发争执的事件,情绪反而才是矛盾的核心

先去共情对方的心情,让对方知道,无论是生气还是难过,你都会在,都会陪伴对方,或许原本非常难解决的事情,也会变得有力量去解决。

心理学家告诉你,理智有哪些坏处?

理智的人是如何养成的

1. 我必须像个大人一样成熟

根据心理治疗师 Virginia Satir 的理论,人们的沟通模式可以分为五种,其中有一种叫做超理智型(Computing style of communication)。

采取超理智型沟通模式的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只在意事情合不合逻辑,是不是正确,有时喜欢使用非常抽象高深的词,认为人就应该做“正确的事”,或者说是有用的事。

这一模式的形成,可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也可能是因为父母个性“飘忽”,使他们从小就不得不作出“成熟”的姿态,理智客观地处理周遭的一切,对于情绪采取“不触碰、不审视、不感受”的原则(Satir et al., 2017)。

其实仔细想想,超理智型沟通模式是被整个文化和社会所赞扬的,他们就是那些即使在危急或者大家都慌乱的时刻,也能保持沉着冷静,快速找到解决危机的方法的“成熟的人”。

但与此同时,萨提亚也指出,使用超理智型沟通模式的人,只关注客观世界是怎样的,却忽略了自我和他人内心发生的事情,忽略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变化。

2. 还得像个男人一样战斗

当我们以传统的、刻板的方式去看待男性和女性时,往往会认为,女性更加感性,而男性会更加克制自己的情感(Levant & Kopecky, 1995)。

在父权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中,处于优越地位的是男性,而女性多作为辅助者和照顾者出现,处于社会中的次级地位。

所以理智、客观、冷静等男性特质,也被认为是优于感性、富想象力、情绪敏感等女性特质的。

这也解释了,在父权文化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中,为什么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倾向于追求理智、冷静的特质,甚至使用这些特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成熟。

心理学家告诉你,理智有哪些坏处?

3. 不知道如何处理情绪

我爸就是一个不知道如何处理情绪的人,有一次他工作上出了问题,准备了很久的一个项目因为同事的疏忽泡汤了,他回家之后用特别淡漠的语气跟我和我妈说了这件事,然后就去做饭了。

他说他今天不想想工作的事情了,只想好好把饭做好,但我看到他切菜的手一直在抖。

其实我爸是在用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的防御机制,这是一种将情绪完全隔离,以缓解自己焦虑和愤怒的方法。

我爸当时是非常生气的,他也根本不想做饭,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自己生气的情绪,所以他就把这个情绪理智化成:生气也没用,还不如想想怎么把饭做好吧。

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来回避自己的愤怒和焦虑。就算是要表达愤怒,理智化的人也会平淡地说:“对于这件事,我自然是很生气的。”

完全感受不到愤怒好吗!

心理学家告诉你,理智有哪些坏处?

如何和一个理智的人相处?

在和过于理智的人发生冲突时,更生气的往往是更感性的那一个。

有时,我们甚至想要去改变身边那些过于理智的人,用各种方法来让对方关照自己的情绪。

我刚刚毕业的时候,自以为学了不少心理学,能够尝试用“更科学”的方法改变家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所以试图劝我爸更多地了解和觉察家人的情感,但几次三番下来,都是白费力气。

后来,我看到了荣格写的一段话:

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要学习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

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

我们不能控制别人,无论对方是理智的,还是情绪化的;是愿意面对情感的,还是倾向于逃避的。

我们只能选择是否愿意和他们相处。如果选择了相处,我们可以进一步选择,是否去了解和接纳他们。

心理学家告诉你,理智有哪些坏处?

在与过于理智的人相处的过程中,了解这两件事,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

1.

理智的人追求客观、正确性与准则

对于那些过于理智的人而言,只有当对话符合逻辑、大家就事论事时,他们才会认为沟通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在对话中过去强调情绪和主观感受,可能反而会阻碍他们继续沟通的意愿。

2.

理智的人有时会有逃避冲突的倾向

比起吵架,理智的人们会更喜欢心平气和的沟通方式(即使是强行假装心平气和)

所以,如果想要让沟通进行下去,可能需要我们将愤怒、激动等情绪暂时搁置,或是以不指向对方的方式呈现出来。

不妨试着在回应对方理性建议的同时,将自己的感受作为一种诉求提出来。

比起“我根本不需要你给建议,你怎么就不能理解我”,试着说“谢谢你的建议,我明白需要怎么处理,但现在我心情不太好,希望你能陪我聊聊”。

心理学家告诉你,理智有哪些坏处?

我曾以为理智的人根本看不到情绪。但渐渐地我发现,他们会用一些很间接、很隐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如果我们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些信号,也就更有机会在理智的人身上发现情感的踪迹。

请允许我以直播家庭小剧场的方式收尾:

有一天我在家说想吃芒果干,然后妈妈提起来,爸爸前几天在网上订了一箱芒果,过两天就到。

我一开始没往心里去,一边很敷衍地表示开心,一边继续琢磨哪个牌子的芒果干好吃。

睡前我又随口说起,想网购一点芒果干,如果白天快递到家,希望他们在家可以帮忙收一下。

然后我听到爸爸小声说:“有鲜芒果不吃,非要吃芒果干。”语气是一贯的轻描淡写,没有什么情绪起伏,仿佛就是在描述这么个事实。

我忽然福至心灵地接了句:“好啦好啦,我先吃你买的芒果,以后再说芒果干。”

我爸仍然低着头看手机,好像在很努力不让自己笑得太明显。

但还是,挺明显的呐✧(≖ ◡ ≖✿)

参考文献:

Levant, R. F., & Kopecky, G. (1996). Masculinity reconstructed: changing the rules of manhood- at work, in relationships and in family life. New York: Plume.

Satir, V., Banmen, J., Gerber, J., & Gomori, M. (1991). The Satir Model: 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心理学家告诉你,理智有哪些坏处?

更多心理科普文章请关注公众号:简单心理(janelee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