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知心堂 2017-08-24阅读:4810次

“拖延症”是怎样炼成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拖延症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从小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普通百姓到社会精英,每个群体中都有为数众多的拖延症患者,他们每天挣扎在拖延的困扰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

危急时刻专家学者作家教授纷纷挺身而出,本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精神,不辞辛劳泡制各种“心灵汤药”,欲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其心可鉴,其情可感。

在一本著名的介绍如何治疗拖延症的畅销书中,我了解到全球拖延症患者的数量已经达到“数以十亿计”,而该书却声称7天之内即可治愈拖延症。

“数以十亿计”,“7天治愈”,我看到这两个数字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它们说的一定不是拖延症。目前全球总人口也才数十亿,如果拖延症患者“数以十亿计”,那不是几乎人人都患有拖延症了吗,这不可能。一般心理疾病的治疗周期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拖延症也算心理疾病中的疑难杂症了,7天治愈怎么可能?我实在无法理解,只好借助想象。幸亏我的想象力还不错,一阵天马行空之后居然找到了对这个问题的合理解释。

由这两个数字我想到“亩产十万斤”, 想到“万斤猪”,想到“15年赶超英美,20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继而又想到“三个月剿灭共党”。我突然明白了数字后面的奥秘。原来“拖延症”是这样炼成的:为了吸引眼球增加图书销量,作家和书商发扬吹牛浮夸之“光荣”传统,玩起了偷梁换柱的把戏。把“拖延行为”说成“拖延症”,把“读完”说成“治愈”。这样数字就可以变得很大,就能取得“惊人”的效果了。

“拖延症”是怎样炼成的?

这种有意无意的夸大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引起大家对拖延现象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误解和恐慌。事实上有很多心理疾病正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比如“××综合症”、“××癖”、 “××障碍”,听上去好像很专业,其实只是一个空壳概念,或者只是一张小小标签。可是这张小小标签却有着神奇的魔力,谁要是被贴上了这张标签就立刻成为病人,而且再也好不了了,不管他原先是不是真的有病。

很多心理疾病就是这样炼成的。很多“拖延症”也正是这样炼成的。

还是让我们先看看“拖延行为”和“拖延症”的区别吧。

拖延就是把事情或任务往后推迟,使之不能在期限内完成。拖延是人的本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行为。适度的拖延不仅在所难免,而且很有必要。它可以适当的延缓解当下的压力感,不至于因精神过度紧绷而崩溃;可以使工作和生活变得更有弹性,更加从容有序。如果把有拖延行为的人都统计在内,那么“数以十亿计”当然是有的。但是拖延行为不等于拖延症,正如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偷窃行为不等于偷窃癖,强迫行为不等于强迫症,活泼好动不等于多动症,晚上睡不着觉也不等于失眠症……

“拖延症”是怎样炼成的?

拖延症虽然不是一个正式的专业术语,但也不是一顶可以随便乱扣的帽子。拖延症除了有过度的,不可控制的拖延行为之外,还伴有明显的强迫心理和过度的焦虑情绪。拖延症患者在出现拖延行为之前、之中、之后都会有强烈的心理冲突和痛苦感受。这是区分拖延行为和拖延症的重要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哪怕拖延行为再严重也不能算拖延症。

比如说,有的人淡泊功利不思进取,生活懒散率性,做事情慢条斯理,但他自己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既不觉得痛苦,也不想改变,这就不能算拖延症;有的人欠了人家钱故意拖着不还,心里丝毫不觉难受,也不能算拖延症。

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不是慢性子,而是急性子。急性子的人做事急急火火,稍有怠慢便自责内疚、寝食不安。虽然少有拖延行为,而且貌似雷厉风行,却可以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拖延症”——总是担心自己或他人出现拖延行为。

因此,判断是不是拖延症不能光看有无拖延行为,而要看其本质。一般来说,主动的,有意的,可控制的,不纠结无痛苦的拖延都不算拖延症;被动的,无意的,不可控制的,纠结、痛苦的拖延才可以判断为拖延症。

拖延症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外在客观原因是任务重、压力大,一时难以完成,致使心里产生抗拒和厌倦情绪;内在主观原因是当事人的心理不够成长,人格缺少力量,缺乏自主性,依赖性强,性子急,做事情急于求成,不能循序渐进按部就班。两相结合,真正的“拖延症”就炼成了。

“拖延症”是怎样炼成的?

现在好多青少年学生存在强烈的厌学情绪,不想上学,不爱写作业,做事情拖拖拉拉,有的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家长和老师只能干着急却毫无办法。好多年轻人不愿意上班工作,不愿意结婚生子,宁可躲在家里做“宅男宅女”或“啃老族”。其实这些孩子都很优秀,但他们的心理成长都被所谓的“拖延症”给耽误了,非常可惜。

要解除“拖延症”的困扰,最根本的办法是帮助孩子增强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人格水平,而不是天天催促:“加油!加油!”,或者天天呐喊:“减负!减负!”。

作者简介:关心,知心堂创始人,首席心理咨询师,心理成长学创立者,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潜心研究心理学二十余年,善于解析各类心理问题,著有心理杂文集《生命在于成长》。